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邊跑邊思考:跨越人生障礙的64種方法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邊跑邊思考:跨越人生障礙的64種方法

  • 作者:為末大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4-08-06
  •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人生可比喻為一場跨欄競賽, 跨越時的喜悅、跌倒時的挫折、以及體能上的極限… 過程中面臨一道又一道的欄架障礙。 「懂得動腦思考的運動員」為末大, 分享如何以優雅之姿,躍過嚴峻的挑戰! 二○一二年日本男子四百公尺跨欄記錄保持人為末大最後一次參賽,為長達二十五年的運動員生涯劃下休止符。競賽成績斐然的他,Twitter追蹤者高達十二萬人,譽有「訴諸知性的運動員」的美名,其言行舉止莫不受到各界的關注,但他卻說,「這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競技人生其實並沒有這麼地光鮮亮麗。」 一路以來的競技人生,並不是完全順遂暢行無阻,曾面臨許多問題和低潮,也經過痛苦的掙扎,時而感到茫然無助,卻總是想辦法努力往前走。為末大透過跑步,面對人生,面對自己,也包括面對自己的弱點,不斷地反覆嚐試錯誤,他將在這當中感受到的事情、掌握到的感覺、思考的事情,彙集成本書,與讀者分享心路歷程及人生體悟。 【本書特色】 循著本書的六個章節,「邊跑邊思考人生大事」,找到強化自己的方法! 第1章 跨越心靈的障礙──拋開羞恥和失敗、小小的自尊,速速下決定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跌倒=羞恥,失敗=無法抬頭挺胸,但是,「無法抬頭挺胸=跌倒」是絕對不存在的說法。能不能體認失敗這件事並不代表「一切」,只是通往成功之路的「一部分」會大大地改變我們對自己本身的自信程度。 第2章 界限可以使一個人強壯──放棄、挫折、缺點。只要改變觀點,就會成為助力 這世界上有很多我們無可奈何的事情,如果真的找不到出口,或許把努力和時間花在猶有可為的事情上會比較好。放棄的東西越多,越能集中心力於一件事情上。也因此就越容易成功。 第3章 在任何狀況下,都以拔得頭籌為目標──挑戰的目的不為結果,在於享受整個過程 朝著大目標前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此時與其埋頭苦幹,達成一般水準的目標,不如擬定一個「因為鎖定標的而讓自己感到雀躍不已」的目標,讓目標本身拉著我們前進,這樣一來,前進的步伐會比想像中的還輕盈。 第4章 聆聽心靈和身體發出的聲音──了解自身的身心狀態,提高本身的表現 早上起床之後,只要花上短短的十秒鐘,從指尖到頭頂,確認全身的感覺,一整天的狀況就會有很大的不同。早晨起床後的自我觀察也是確認心靈和身體是否有「異於平常」的變化的一種作業。 第5章 每個人都朝著「死亡」邁進──即使處於下坡,即使每況愈下,也要保有不動搖的「軸心」 做任何事情能成功固然很重要,但是努力了、盡力了,結果並不如人意的話,那也是一個很好的經驗。萬一沒有好結果,我們就連真實存在於當中的快樂事物也都忘了,所有的事情看起來都是黑暗的。 第6章 從事「自我」改革──以做一個隨時隨地持續進化的自己為目標 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時而抱著玩遊戲的感覺,試著去「挑戰」。譬如,可以在穿越斑馬線時,刻意讓自己不去踩到白線,或者設定像兒時一樣的規則來玩個遊戲。不管是生存於什麼樣世界的人,每天都需要有可以成為改革契機的變動或小小的變化。刻意塑造這種機會的人必將可以跨出接下來的一大步。

目錄

推薦序 跨越跑步,運動就是人生! 莊淑芬�苒r 推薦序 跑步人生與企業經營 劉恕偉�苒r 前言 邊跑邊思考人生大事 第一章 跨越心靈的障礙   —拋開羞恥和失敗、小小的自尊,迅速決斷 橫阻在「小小的自尊」這個目標前面的高聳障礙 失敗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羞恥」的心態會阻礙成長�苒r 不要放棄「自己」。奮力站起的瞬間,自信就來了 自己選擇的事物有著深厚的意義,包括失敗和反省在內 能抱持「真慶幸當時能這樣」的心態,就能保有健全的心靈 了解自己的「臨界點」 起跑動作若能加速,照樣可以打敗東大生 「持續」過一如往常的每一天就等於是「放棄」其他不同人生的每一天 如何減少無謂的堅持是成長的關鍵 「讓別人感到失望」的想法是可怕的障礙 從「以他人為主軸」轉移為「以自己為主軸」 保有原來的我是相當困難的 第二章 極限可以使一個人強壯   —放棄、挫折、缺點。只要改變觀點,就會成為助力 很遺憾,「只要採取行動就可以做到」是一種虛幻的說法 運動員人生一定會在中途面臨時間結束的局面 面對超越極限之後的「不足的自己」 放棄的事情愈多,就愈容易成功r 在小地方努力,就不會受到挫折 遺憾的是,大部分的人生都是以失敗作收 愈早體驗挫折愈好 立刻拋開座右銘 缺點有存在的理由 缺點的前方可以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感覺到自我極限的同時可以讓我們神清氣爽 一件「美好的事物」可以創造出人生的價值 保有夢想,儘管可能無法實現 第三章 在任何狀況下,都以拔得頭籌為目標   —挑戰的目的不為結果,在於享受整個過程 只要保有長期追逐的大目標,就會發現短期可以放棄的事物 把目標設定在「自己可望最能有收穫的地方」 一直模仿他人,就只能永遠屈居第二�苒r 尋找容易獲勝的「場所」也是一個方法 良性看待失敗,以第一為目標 真正的強者是一直在努力的人 以「持續保有動機」取代「勝負代表一切」的世界 以第一名為「目標」,當成是一種動機 太過依賴結果會強化敗北的感受 以第一為目標。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為了讓人生快樂」而以第一為目標 因為「瞄準」高處,所以才能遠眺 第四章 聆聽心靈和身體發出的聲音   —了解自身的身心狀態,提高本身的表現 真實感受自己的極限 心靈與身體無論如何也不能分開 養成早上起床後「自我觀察」十秒鐘的習慣 檢查心靈的溫度,測量身體的狀況 因為知道何時該歇腳,所以才能堅持下去 腳踝緊實,腿肚軟硬適中,運動員自有一套身體語言 不是透過「思考」,而是透過「感覺」、「想像」來說話 讓自己變成一部機器。但是時間限定三個月 控制心靈,而非壓抑心靈 在真實感受到之前先想像 第五章 每個人都朝著「死亡」邁進   —即使處於下坡,即使每況愈下,也要保有不動搖的「軸心」 在每天不斷老去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鎖定什麼目標才好 與其快上一秒,不如反覆思考什麼才是「現在最好的自己」 運動員朝著「死亡」邁進 如果只剩半年的生命,真的滿意目前的自己嗎 和別人做比較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是很沒有意義的事 終結幼年時期經歷過的事情 「腳踏實地走過來了」的經驗將成為一輩子的自信 渺小的自己並沒有那麼差 第六章 從事「自我」改革   —以做一個隨時隨地持續進化的自己為目標 痛苦的時候才是播種的時候 保有自己內心純真的動機 確認「那是自己的風格嗎?」 嘗試去回想讓我們情緒高漲的原始體驗 要求自己每天有一個「小挑戰」 讓自己暴露小小的風險中,以期能習慣他人的批判 總而言之,試著做物理性的改變吧 思考、提問是改革的動力 結語 事實上條條道路都通往羅馬

序跋

【前言】 邊跑邊思考人生大事
  在世界大賽當中,於田徑項目(四百公尺跨欄)成為第一個奪得兩面獎牌的日本人,連續參加三屆奧林匹克大賽的田徑選手。   男子四百公尺跨欄項目的日本記錄保持人(二○一二年十月底的現在)。   人們經常這樣介紹我。   二○一二年,我長達二十五年的競技人生落了幕,然而,我這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競技人生其實並沒有這麼地光鮮亮麗。   我的感覺是自己並不是一路順利得勝而來,更像是拼命存活下來的。   我在各種狀況下面臨許多問題和低潮,也經過痛苦的掙扎,時而感到茫然無助,卻總是想辦法努力往前走。這樣的狀況長達四分之一世紀之久。   身為競技者,我是在二十八、九歲的時候達到顛峰時期。之後,我就在「成績會持績退步吧?」的心態下過日子。尤其是在決定退休前的三年,我真實地感受到,身為運動員,三十歲正是步上「下坡的競技人生」的殘酷事實。   曾經有過的光榮和勝利。   這些一天一天失去的東西讓我有一種非常接近「老邁」的感覺。   年輕時,我堅信「只要許願,夢想就會實現」。   我覺得「只要採取行動,就一定可以做到」。   可是,現實的狀況是,有些事情就算採取行動也做不成;有些夢想是許了願也無法實現。   數字所顯示出來的明確結果,持續直接面對自己的「失敗」的精神,還有心理上的糾結。   那是一種被迫去面對去感受的,下坡時的無奈和空虛。   然而,這樣的情況也不全然都是損失。   在痛苦掙扎當中,在下坡之際,我也看清了某些事情。   競技人生是有其「界限」的。   正因為有界限,所以我們才能穿越「今天」這一瞬間。   有些夢想是無法實現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可以體會持續追逐夢想的可貴和喜悅。   某件事的終結同時也是另一件事情的開端。   我透過跑步,面對人生,面對自己,也包括面對自己的弱點,不斷地反覆嚐試錯誤。   在世界大賽當中,於田徑項目(四百公尺跨欄)成為第一個奪得兩面獎牌的日本人,連續參加三屆奧林匹克大賽的田徑選手。   男子四百公尺跨欄項目的日本記錄保持人(二○一二年十月底的現在)。   人們經常這樣介紹我。   二○一二年,我長達二十五年的競技人生落了幕,然而,我這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競技人生其實並沒有這麼地光鮮亮麗。   我的感覺是自己並不是一路順利得勝而來,更像是拼命存活下來的。   我在各種狀況下面臨許多問題和低潮,也經過痛苦的掙扎,時而感到茫然無助,卻總是想辦法努力往前走。這樣的狀況長達四分之一世紀之久。   身為競技者,我是在二十八、九歲的時候達到顛峰時期。之後,我就在「成績會持績退步吧?」的心態下過日子。尤其是在決定退休前的三年,我真實地感受到,身為運動員,三十歲正是步上「下坡的競技人生」的殘酷事實。   曾經有過的光榮和勝利。   這些一天一天失去的東西讓我有一種非常接近「老邁」的感覺。   年輕時,我堅信「只要許願,夢想就會實現」。   我覺得「只要採取行動,就一定可以做到」。   可是,現實的狀況是,有些事情就算採取行動也做不成;有些夢想是許了願也無法實現。   數字所顯示出來的明確結果,持續直接面對自己的「失敗」的精神,還有心理上的糾結。   那是一種被迫去面對去感受的,下坡時的無奈和空虛。   然而,這樣的情況也不全然都是損失。   在痛苦掙扎當中,在下坡之際,我也看清了某些事情。   競技人生是有其「界限」的。   正因為有界限,所以我們才能穿越「今天」這一瞬間。   有些夢想是無法實現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可以體會持續追逐夢想的可貴和喜悅。   某件事的終結同時也是另一件事情的開端。   我透過跑步,面對人生,面對自己,也包括面對自己的弱點,不斷地反覆嚐試錯誤。   在這當中感受到的事情、掌握到的感覺、思考的事情。   在與競技人生做了區隔的現在,我重新面對這一切,決定將這些心得彙集成書。   競技人生是很短暫的,或許是因為每天都得面對嚴苛的競爭吧?有人說,運動員比一般人要老成。   據說狗的一年相當於人類的七年歲月,也就是所謂的「狗的歲數」,假設我以3倍於一般人的速度經歷我的競技人生的話,那麼,我比一般人老成自是難免。競技同時就代表人生。   就這一層意義來看,身為運動員的我,迎來衰老,並持續朝著死亡跑去的經驗或許正是一種人生的彩排。   人生有許多不得不克服的局面。   就像在跨欄運動中必須跨越一道又一道的欄架一樣。   過程當中有著跨越時的痛苦,也有著跨越後的喜悅,更有跌倒在地時的懊悔,當然也有在企圖跨越時的那一瞬間的激情。所以,人生才顯得這麼地有樂趣。   讓我們一起,一邊往前衝刺一邊思考吧。

內文試閱

橫阻在「小小的自尊」這個目標前面的高聳障礙
  身為一個跨欄選手,我的原點在於「跑」。   事實上,從小學高年級開始,我幾乎沒有跑輸過人的記憶。說穿了,我就是一個跑得很快的小孩。   小學四年級時,我參加廣島縣大賽的一百公尺賽跑,獲得優勝;國中三年級時,在全日本國中選手賽的一百公尺和兩百公尺的項目中,雙雙拔得頭籌。   然而,在賽跑的領域當中抱著好玩的心態創下紀錄的情形就到此為止了。   我的身高及體重與國中三年級時相較,並沒有多大的改變。以國中生而言,我的成長速度非常快,成長的高峰在十五歲時就來了。   從某方面來說,一向活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自從升上高中之後,就一邊冷眼看著勁敵們不斷地成長,一邊為自己的成績停滯不前感到苦惱。隔年,正快速成長的後進們不斷拉近與我之間的差距,隨即我就被超越了。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我參加了縣運的兩百公尺賽跑,在決賽當中,我終於輸給了小我一歲的學弟。   這是我頭一次的正式「敗北」。   我當時的感覺並不像是—這次是意料之外的疏忽,下次就可以雪恥了。   而是我可能再也贏不了這個傢伙了吧?—我敗得非常徹底,甚至讓我產生了這種想法。   跑得比誰都快。   這正是我的自豪之處。而自豪的四周有著虛榮和傲慢等眼睛看不到的東西正漫無止境地捲起漫天狂濤。現實是冷酷而嚴苛的,每天不斷成長的後進和停止成長的我之間橫擋著一道光靠努力也無法消弭的牆。   而這道牆正是我的心靈障礙。   當地的報社記者到會場來採訪。他們也找上了以前的冠軍、今天的輸家、屈居第二名的我。我一邊接受採訪,一邊脫口說出這樣的話。   「今天我的身體狀況不佳……」   雖然我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冷靜而客觀地檢視自己的地步,但是,我卻知道自己說了想都沒想過的話。我在腦海中告訴自己:「你在說謊。」   我在為自己找藉口。另一個望著我的自己很明顯地為此事感到厭惡。因為我當天的身體狀況絕對是好到極點的。   一直保持連勝紀錄的我輸了,一種「羞恥」的感覺強力地包捲住了我。   羞恥感蒙住了我的眼睛,接著懊惱悔恨感席捲而來,最後變成了一種無處發洩的心情。如果說每個人都有蒙羞的歷史,那麼,我想這個時候便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強烈感受到「羞恥」的瞬間。   於今想起,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對什麼感到「羞恥」,但是當時身為高中生的我卻強烈地感受到「顏面盡失」、「無臉見人」、「沒有面子」之類的感覺。那是一種以前展現在眾人面前的「顏面」不見了,讓我羞於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感覺。   賽跑跑輸了,真的就失去「面子」了嗎?   感覺失去的「面子」,其真面目究竟為何?   我一直記得自己說「今天身體狀況不佳」的謊話時的情形。   回首小時候,我相信每個人的腦海中或大或小都曾為事情找藉口,或者眼看著會輸掉,所以就不使出全力拚搏、逃避面對事情的經驗或巧妙掩飾的體驗等等的記憶,而這些記憶都是讓人極為不快,卻深深留在腦海中的回憶。   以我來說,一方面是因為我很懂得掩飾,人們往往認為我是一個會自我振作,天不怕地不怕,一直勇往直前的人。可是老實說,我對別人的眼光、感受、還有別人對我的評價,都有著強烈的執念。因此,我曾經刻意掩飾,也曾經逃避某些事情。   我想守護的是展現給別人看的「面子」嗎?   因為不承認失敗、刻意掩飾,讓自己視而不見,避免面對現實,我們因而失去了某些重要的東西。   為了保住「顏面」而受到最大傷害的正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對自己的尊敬。或許也可以說是尊嚴。而且我認為,如果我們不能拋開那種無謂的自尊,就絕對看不到對岸絕美的風景。   如果拋開當時覺得很重要,事實上卻沒有任何好處的那一點點自尊,尊敬自己身為一個人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   我覺得,在那一瞬間,我們才能跨越隱藏在心中那道高聳的欄架。 不要放棄「自己」。奮力站起的瞬間,自信就來了   在正式的比賽中,經常贏得勝利的選手,對自我的肯定相對地強烈。   一個選手如果知道自己可以保持良好的現狀,心態就會非常篤定。   另一方面,自我肯定感薄弱的選手平常儘管再怎麼大言不慚,一到了真正上場的時候,又會突然開始動搖,難掩內心的動盪和緊張感。尤其是到了真正要一決勝負的時候,那種傾向就更明顯,就算平常能夠瞞過眾人耳目,一旦面臨必須和自己抗衡的局面時,怯懦的自己就徹底地暴露出來了。   以前就經常有人問我「你很喜歡自己吧?」事實上並不然,我的自卑感和自我厭惡感之強其實不亞於一般人。那麼,我是否因為獲勝、拿到獎牌而衍生出自我肯定感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這樣說來,「我沒有問題」的自我肯定感又是從何而生的呢?   回神細想,勝利這種東西不能與自信劃上等號。   在決勝負的時刻,決定性的關鍵反而是在於有無跌倒時能立刻再站起來的心態。很明顯的,「當時我是否沒有逃避」比「當時我是否獲勝了」更能激發一個人的自信心。「站起來的瞬間」就會讓自己變得有自信。   想要在某方面獲得勝利需要有各種要素,除了努力和本人的意志強弱之外,運氣和偶然也有很大的關係。然而,「站起來」既不是運氣也不是偶然,純粹是個人的意志問題。完全是一種靠自己的意志去衝破重圍的感覺。   姑且不說結果好不好,重要的是想要突破重圍的意志力。舉例來說,當我們遭到毆打時,臉部總會不自覺地轉向一邊,而當我們根據自己的意志再把臉轉回正面的瞬間,這個記憶就會被保存下來,我認為那正是產生自信的關鍵。   我現在有機會指導孩子們跨欄。在指導的過程中,我會刻意把幾個比較高或者大人專用高度的欄架混在其中。   當要跨越這些比較高的欄架時,十個孩子當中就有五個人會跌倒。可是,當我設定了「一開始跳不過去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多試幾次也無妨」的狀況時,本來在後頭慢吞吞地跑著,看似有所遲疑的孩子就會鼓起勇氣,開始重新嘗試,一旦有人成功了,就會有其他的人接著嘗試,最後每個人至少都能跳過一座比較高的欄架。   一開始難免會跌倒、會感到疼痛,但是挑戰過幾次之後,障礙就不再是障礙了。   我個人認為,這種經驗比一次就順利地跳過欄架還要來得珍貴。說得更明確一點,「就算跳再多次,也沒辦法越過那個欄架」,那也無所謂。即便失敗了,那就再跳一次吧。下定這個決心的瞬間,對後來的發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看著孩子們或跑或跳過欄架時的樣子,我在心裡想著。   因為某個原因而產生畏縮的瞬間,有的孩子會決定放棄,也有的孩子會逃進母親的懷裡。跌倒之後再爬起來,繼續往前進的孩子和做了上述選擇(不打算再繼續下去)的孩子之間,他們的人生可能會朝著完全不同的兩條路發展吧?因為逃跑的孩子或者停下腳步放棄前進的孩子在那一瞬間就等於是放棄了自己。   可是,我也不會因此就激勵他們「沒關係,再嘗試跳一次」。因為他們必須是根據自己的意志,決定再去挑戰才有意義。我只會告訴他們「跳多少次都沒關係」,往他們背上輕輕地推一把。   「自己放棄自己的那一瞬間」,不管發生在幾歲的時候,自己心裡都非常清楚。   而且,就算你悄悄地蓋上蓋子,將此事塵封起來,視而不見,多年之後,這件事總有一天還是會回頭反噬的。   自己這樣真的好嗎?這樣的我沒問題嗎?我可以成就什麼事情嗎?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能力時,各種疑問或質疑就會湧上心頭。當我們忙著處理泉湧而來的疑問的同時,會有那麼一瞬間,在心裡痛下決定。沒有人迫使我們做決定,也沒有非做決定不可的理由,是我們自己這樣決定的。我們無法確認一定會成功,但是我認為,抱持著「好,放手一搏」的意志做選擇的那一瞬間是非常重要的。   鎖定的目標愈高,大部分的努力歸零的機率就愈高。   所以,就算輸了,再做一次就好了。如果做不來,就去闖另一個世界就好了。能這麼想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學習保有這種感覺,唯一的方法就是實際體驗敗北的感受。   挑戰、失敗、再站起來。   當你站起來的那一瞬間,自我肯定感就更加明亮發光了。 缺點有存在的理由   我個人認為,勝敗並不是因為克服了缺點所以才能居於優勢。   而是優點和缺點之間更徹底的一種衝撞。   我從唸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自己當自己的教練,獨自做練習,可是在二十一歲之前,一直都進行得不順利。所以,為了了解自己到底做了什麼樣的練習,我依照身高和步幅、速率等製作了矩陣,為了提高檢視的客觀性,我把這些數據放到身體特徵和運動能力等各方面都與我相近的選手身上做分析比對,具體地寫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欠缺速度。(顯示一秒鐘旋轉幾次的)速率達不到標準。想要提高速度,應該要將腳踝的部分加以固定,然而我一直都有扭腳的習性。   把想到的事情都列出來之後,我發現自己的缺點果然如預期般那麼多。完成清單時,我心裡想著「只要能夠改正這些缺點,我就贏定了」,同時感到無比的興奮,「如果我能克服條件與我類似的選手們所無法克服的缺點,我豈不就可以一飛沖天了?」   我立刻開始進行針對修正壞習慣、克服缺點的專門練習,然而還是沒什麼進展。我繼續努力地做分析,於是一個疑問湧上心頭。   「所謂的缺點是不是有其相對的『意義』在?」   修正缺點之後,或許可以擴大發展性,但是像我這種身高不高的田徑選手,多少都有只有我個人擁有的特徵。我發現到,我之前所列舉出來的壞習慣也許是身高比較矮小的選手上場作戰時所必要的副作用。   舉例來說,當我固定住腳踝之後,步幅(跨步的寬度)就拉不開。因為步幅拉不開,肩膀的晃動就會加劇,以彌補步幅的不足。然而,在我列出來的缺點當中就已經有「肩膀晃動過大」這一個項目了。也就是說,要克服腳踝的弱點,就會同時面臨肩膀的晃動加劇的風險。   就理論上來考量,只要修正缺點,應該就萬事OK了,然而,在修正缺點的時候,就會對其他的地方又造成影響。當觸及本來以為是微不足道的缺點時,就會影響到整體,產生的結果不見得都是正面的。   當我開始審視整體的平衡性時,我發現,缺點的存在不全然是缺點,往往和優點是同時並存的。   缺點有其「存在的理由」。   牙買加的烏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在倫敦奧運的一百公尺賽跑當中創下了九秒六三的奧運新紀錄,同時還創下二連霸的成績。他天生有脊椎側彎的毛病。因為脊椎呈S形彎曲的障礙,使得他的右肩和骨盤往下垂,跑步時,兩肩會交互上下劇烈地起伏,他優秀的成績很可能就是來自那種獨特的跑步姿勢。   因為這個天生的障礙,博爾特多次承受著腰和膝蓋、腿部的疼痛,但是我想,如果他治好了這個狀況,本來的速度一定也會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的在不平衡中保持平衡。   博爾特本人在田徑場上活躍時也曾經公開表示不會動手術,有人推斷「如果能治好脊椎的毛病,速度應該可以加快零點零幾秒」。我覺得,如果治好本來的問題,就等於破壞了原有的平衡,會對其他的部分造成不良的影響。   有時候如果我們太過在意自認是缺點的部分,反而會導致重要的優點隨之消失。失敗和成功都是一樣的。就如我們不知道是因為失敗過所以成功了?抑或是因為成功過,所以才導致失敗一樣,優點和缺點也有緊密的相互關係。一般人總會東想西想「如果沒有這個缺點的話」,或者「如果我沒有這一部分的話」或許表現得會更好。然而,如果思慮過度,企圖想辦法消弭掉原有的某些部分,連優點也會一起被抹滅。人本來就有「偏差」,在各方面都是凹凸不平,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會有個人的魅力與個性。   既然如此,我個人認為,接受自己的缺點和優點,還有不良的習慣,把時間和勞力投注在可望成長的部分,會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要求自己每天有一個「小挑戰」   一聽到「挑戰」這個字眼,大家的腦海中都會立刻浮現向奧運挑戰之類的重大事物。事實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可以進行的小挑戰。譬如,試著跟本來不知道如何與之對應的對象攀談;向自己一向敬而遠之的事情挑戰;對之前遲遲開不了口的那個人說句話等。   只要改變一下自己的反應,一切就會大不同。當別人提到以往只要一被碰觸就會讓你氣急敗壞的事情時,試著保持心境平和,這也是一種挑戰。   這一類的挑戰是旁人鮮少看得出來的。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按照自由的發想來享受其中的樂趣,譬如,試著說出比平常稍微激動一點的言論,或者試著在沉悶的會議當中打破僵局等。   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時而抱著玩遊戲的感覺,試著去「挑戰」。譬如,在餐廳裡一拿到菜單便立刻跟服務生說:「麻煩點菜!」瞬間決定自己要吃的料理。也可以在穿越斑馬線時,刻意讓自己不去踩到白線,或者設定像兒時一樣的規則來玩個遊戲。   以我的情況來說,我在一天當中要接受好幾家雜誌的採訪,當我知道大家會問到同樣的問題時,我就會刻意試著用不同的說法來表達,或者在傳達訊息時,避免使用同樣的語詞。我很擅長用這種感覺來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遊戲。   我覺得以這種方式,用玩遊戲的感覺使挑戰的行為融入日常生活,並不是一件壞事。   想破殼而出,需要一點的勇氣。   譬如遇到自己不懂的事物時,試著提問:「那是什麼?請告訴我」也是一種挑戰。累積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從平日的習慣開始刻意地做改變,就會讓整體有相當大的變化。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靠著和我們本身的對應關係而成立的。   所以,只要我們本身改變反應,對方的反應必然也會跟著改變。   說穿了,自己改變也會造成世界的改變。   改變明天的人,也許就是今天的自己。大家要保有這種信念,持續挑戰每一天。

延伸內容

【推薦序】跨越跑步,運動就是人生!
◎文/ 莊淑芬(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大中華區 首席執行長)   曾幾何時,跑步變成當下時尚人士的流行指標。一項長久被視為單調無趣的孤獨運動,在強勢品牌的行銷推廣和媒體曝光之下,居然傲視一切無所不在地籠罩著白領階級的現代生活!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一場跑步活動,總會聚集來自四面八方的跑者,他們也許跑得不夠快、不夠遠、不夠久,卻秉持志在參與、重在過程的精神號召,從起跑線上以最時髦閃眼的運動裝扮集體衝刺。   近年跑步的盛行,對常年累月跑步健身的我而言有點意外,但也與有榮焉樂見其成。從過去到現在,當親友同事熱情地告訴我他們也開始跑步時,我總是鼓勵卻不失冷靜的回覆:保持持續才是重點。但願台灣社會這一股跑步風潮可以持久,不會淪落為明日黃花的下場。   此時此刻,一位曾在奧運奪得獎牌的日本四百公尺跨欄田徑選手,記錄了自己長達二十五年的競技人生,以坦然面對誠實解析的回憶手法,分享一路走來跨越障礙感受生命的洞察和領悟。運動生涯現實短暫,顛峰時期屈指可數,人生戰役的濃縮版莫過於此,瞬間提速火力全開,在這一場和下一場之間,沒有僥倖無法留白。光榮戰勝固然是追求的極限目標,敗北羞恥也要心理素質良好磨合;在波濤洶湧後浪推前浪的運動世界, 勝負對決猶如旅行中轉站,生命老成才是永恆的歸宿。   身為凡夫俗子在一旁當觀眾的我們,不妨就近探索那一群長年在運動場上奔馳的年輕靈魂從中學習,究竟競技場的盛衰榮枯何嘗不是人世間的寫照,如果早一點參透箇中道理,面對無常人生,我們也許都可以為自己找到一套量身訂製的處世之道 !
【推薦序】跑步人生與企業經營
◎文/ 劉恕偉(怡業集團創辦人)   近年來,台灣掀起一股慢跑熱,連帶也帶動國民的運動風氣,處處可見如三鐵、腳踏車、游泳、登山等活動與相關討論,這是非常正面的風氣發展,而我本人也在這兩年加入此行列,深感運動之美好,獲益甚多。   本書作者為末大是日本知名之頂尖職業運動選手,闡述的正是作者從運動人生中體悟出來的道理,我亦對於其中許多觀念深感認同,分享幾點:   一.輸贏之間   人生一旦立下志向,那就是對於自我的承諾,應隨時鞭策自己,接受挑戰。正所謂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志,並且認真以對,是成就人生的第一步。   定下目標,盡全力拼搏,享受奮戰的過程,不要執著於名次,我們的挑戰是要不斷超越自己,而不是擊敗別人,人生本就是有高低起伏,就算結果不盡如意,也應吸取教訓,整備心情,迎接下一次的挑戰。   二.身心狀態   世人皆知健康的重要,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掌握自己身體的狀態?其實最好的保養方式就是規律的運動,運動是調整體質與抗老化的最佳良方,我有許多朋友的宿疾,都因開始規律的運動而不藥而癒。   除了身體的收獲之外,運動也是最好的舒壓管道,運動之後會帶來無比的舒暢感以及更好的休息品質。當然,休息也是很重要的工作,那代表人生的均衡。更重要的是,完成挑戰之後,那種心靈上的富足感受是無以倫比的。   三.自我改革   我的人生與經營哲學,最怕的是一成不變。在動盪競爭的環境中,停止成長就是墜落的開始。因此,不論是在生活的經營或企業管理上,我總是會不斷地設立不同目標,如此就會一直有努力的動力,有不停的學習過程,也總是可以有理由,在達到每個里程碑之後好好的慶祝。所以,高潮不斷的人生,可以是精心策劃的成果,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本書還有許多精彩的分享,其實不論是運動、企業經營或是追尋人生的目標,本就有許多共通的道理,「行遠必自邇」,換上鞋子,確定方向,向前走,堅持下去,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困難,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作者資料

為末大

一九七八年出生於廣島縣。在二○○一年的愛德蒙頓(Edmonton)世界選手賽當中,於男子四百公尺跨欄比賽獲得銅牌獎,為日本第一人。此外在二○○五年舉辦的赫爾辛基(Helsinki)世界選手賽中也獲得銅牌,是首位在世界大賽的田徑項目中二度奪得獎牌的日本人,成績斐然。曾參與在雪梨、雅典娜、北京舉辦的奧運會。是擁有”跨欄武士 ”美名的頂尖運動員。同時也是日本男子四百公尺跨欄的記錄保持人(二○一二年十月為止)。二○○三年從大阪瓦斯公司離職,轉換跑道成為專業運動員。二○一二年六月,參與在大阪舉辦的日本田徑競技選手大賽,這是他最後一次參賽,為長達25年的現役運動員生活劃下了休止符。Twitter的追蹤者多達十二人以上(二○一二年十月為止)。身為「訴諸知性的運動員」,其言行舉止莫不受到各界的關注。 二○一○年,成立支援運動員的社會自主團體「一般社團法人運動學會」。目前擔任學會的代表理事。另外又於二○一一年,在廣島當地成立屬於他個人的跑步俱樂部「CHASKI」,為孩子們創立提升運動和學習能力的田徑教室。此外,在東日本發生大震災之後,他透過自己的網站,成立「TEAM JAPAN」,呼籲許多運動員跨越競技的藩籬共襄盛舉,大力推廣「透過運動貢獻社會的活動」。著作有「跑步哲學」(扶桑社新書)、「下決定的技術」(合著,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加速日本人的腳步」(新潮新書)等。 為末大學 http://tamesue.jp/

基本資料

作者:為末大 譯者:陳惠莉 出版社:天下雜誌 書系:日本館-生活美學 出版日期:2014-08-06 ISBN:9789862419205 城邦書號:A1600604 規格:平裝 / 單色 / 27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