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自己做手工皂?
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尾聲,我們所處的社會已經與五十、一百年前的農業社會有很大的差異。我們的環境裡多了很多的化學,少了很多的天然,許多我們稱為「文明病」的疾患也不斷出現。也因為現代的物資(營養)充沛與醫學發達,人們的壽命也都變得比較長。如何讓多出來的壽命過得更健康、精采,是我們這一個世代的人面對的挑戰。
這幾年來,時常聽到食品與身體清潔產品裡含有各種化學添加物,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生態造成危害。2013年甚至可以稱為是食品安全風暴年。含有不良添加物的食品,吃下去不會立刻致命,而是在身體裡一點一滴地累積,累積的化學成分慢慢影響或阻礙身體器官與代謝的功能,引發各種症狀。跟吃的東西一樣,添加在清潔產品裡面的化學成分,每一次的沐浴、洗臉、洗頭並不一定會立刻讓髮膚感覺到不適,但體質敏感或對特定成分過敏的人,卻有可能在這樣每天一點點刺激的累積之下,慢慢出現各種頭皮、肌膚的問題。
許多醫療專業人員都建議,飲食要吃粗糙的、未經過度加工處理的食物,避開過度精緻化,添加香精、化學擬真材料的食物。髮膚的照顧也是一樣。如果能回歸自然,離開化學合成洗劑,改用以天然植物油經過皂化製作而成的肥皂,讓皮膚不再接觸過敏原與刺激物,這樣從內到外,髮質與膚質都會變得亮麗起來。
【歷史上的天然肥皂】
人類使用肥皂已經有將近5000年歷史。製作類似「肥皂」的物品來進行清潔工作,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公元前2800年的古巴比倫王國(Babylon)。在古埃及以莎草紙記錄的醫療文書中,也存有以動植物油脂與鹼式鹽(Alkali Salts)混合製皂的紀錄。羅馬帝國時代,則有討論混合牛油與草木灰作為清潔用品或保養品的紀錄。到了公元300年左右,就有正式以油鹼混合製皂的紀錄了,在蓋倫醫師(129-200 AD,古希臘醫學家與哲學家)的記錄中,當時的人們就已經用皂來洗滌身體與衣物上的不潔。
【台灣的香皂歷史】
年輕一輩的孩子大概沒聽過,以前阿嬤都用苦茶油來清潔頭皮, 用大灶的「火灰」加水煮開做成「鹼水」來洗滌衣物、用藤花煮汁洗頭髮、用無患子來洗澡。在那個年代,人們多半用天然物品如茶葉渣、鹼水或清水來洗滌,固體的肥皂有洗衣肥皂(南僑、天工),還有洗澡用的粗肥皂,「香皂」則是高級人家才有的清潔產品。液態的洗髮精出現之前,我們用過洗髮粉。洗髮精、沐浴乳這類產品在台灣更是到了1980年之後才出現。也就是說,這個世代所習慣的沐浴乳、潤絲精、洗髮精等產品,在短短五十年內,就讓我們完全接受各種人工香精、防腐劑、安定劑、乳化劑的存在而毫不質疑。
【手工皂與化學洗劑不同】
手工皂是以植物油與鹼混合產生皂化反應製作而成的天然清潔用肥皂。透過天然植物油與鹼的作用,產生出具有界面活性特質的皂與甘油,作為清潔身體與居家環境之用。天然肥皂與化學洗劑都具有界面活性的特質,也就是能夠同時抓住水和油,達成清潔的效果。
使用手工皂洗滌之後的廢水流入地下道、河流、海洋之後,只要24小時就能被細菌分解,沒有毒性;化學的界面活性劑則需費時數月,有些甚至可能無法被分解,對環境中的植物、魚類傷害至深。天然肥皂中的界面活性成分一旦被細菌分解或酸鹼中和,就會失去界面活性作用,對環境與皮膚都一樣,不會繼續發生作用,讓皮膚表面的油脂與水分得以保存。化學洗劑則因為需要長時間才會被分解,因而殘留在皮膚與環境中,持續發揮界面活性的作用,破壞皮膚上的皮脂腺,並且對環境中的水生態造成傷害。所以,對於一個追求天然的製皂者來說,能夠在大自然中分解,也不對皮膚與環境造成負擔,才是天然的產品。
【手工皂對皮膚比較好!】
手工冷製皂嚴格來說,皂的純度不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冷製皂因為保留了很多甘油和植物油中的不皂化物,比起市售商業肥皂透過鹽析把甘油抽走的做法,冷製手工皂裡面「皂」的比例相對較低,而多了甘油的成份。甘油是眾所周知的天然保溼成分,因此手工皂少了些皂,多了些滋潤。
而以酸鹼度來說,商業肥皂的pH約在10上下,經過晾皂完成的手工皂pH值通常在9以下,老皂可以落到8,甚至7,屬於弱鹼性。因為「皂」的成分較少,pH值又接近弱鹼, 手工冷製皂的護膚功能更強。另外因為製皂溫度較低,不破壞材料中容易被熱破壞的營養成分,搭配豐富的天然甘油與不皂化物,在清洗時對皮膚較為溫和。
手工皂到底有沒有療效?
手工皂是沒有療效的。 手工皂的主要功能是清潔,不具有療效。但是因為少了各種添加物、過敏原的刺激,因此為髮膚提供了一個健康的環境,各種皮膚問題就有可能因此得到改善。
用飲食習慣做個比方。如果我們經常大吃大喝而造成胃潰瘍、腸胃炎,經常就醫拿藥治療腸胃疾病,但是回到家還是繼續大吃大喝,那麼吃再多的止痛潰瘍藥也是無用。使用手工皂就好像吃清淡、健康的食物一樣。人的身體會因為不再大魚大肉使得腸胃不適得以治癒,皮膚要健康漂亮,就多喝水,不熬夜,不吃太多油炸的食物,減少生活壓力源等等,身體清爽乾淨了,皮膚就會美麗起來。
從我們選擇入皂的各種植物油來看,因為不同油品有不同的特性,提供不同的營養成分或效果,入皂後對於皮膚的保溼、軟化角質、提供細胞膜營養等各擅勝場,因此某個成分的皂讓臉特別不緊繃、鼻翼洗得特別乾淨、或髮絲特別軟、頭皮特別清爽。這些都不是「療效」,而是因為油品成分特色提供髮膚適當的照護。我們不會因為吃了一餐沙拉就減重三公斤,臉上痘痘全消,但是長期、穩定的吃進健康的蔬菜,身體一定會變好。用手工皂的原理也是這樣,長期穩定的不再刺激皮膚,提供適當的清潔方式,頭皮、皮膚就會水噹噹。
【手作的幸福】
這幾年各種有機市集、手做市集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幾乎可說是一個手作的時代。同時因為電腦網路的普及,各種手作品的知識、方法流程、技巧撇步等資訊,在網路上也都四處可見,讓我們身處一個手作知識爆炸的時代。因為手作的流行,販賣材料與開班授課的職人、商家紛紛出現。這讓我們幾乎沒有藉口坐在家中什麼都不做,覺得只能夠仰賴大型連鎖的工廠企業來製造你所需要的身體保養品。自己動手做手工皂,從選擇安心材料開始,準備器具、皂模,設計適合自己膚質的配方,進而調配喜愛的精油香氛,親手為自己與家人製作天然的手工皂,實在是很幸福又健康的事情啊!
看完這些理由,準備好囉,跟我一起來用天然的素材為孩子與家人做皂,為生態與地球做皂,為美麗的肌膚與秀髮做皂吧!
【沐浴】
◎玫瑰果青黛沐浴皂 Rose Hip & Indigo Natural is Bath Bar
保濕度 ***
洗淨力 ***
起泡力 ***
硬 度 ****
乾癬濕疹等問題肌膚剋星
設計這款皂的初衷,是為了幫旅居西班牙時的一位朋友解決晒疹(陽光疹)造成皮膚發癢的問
題;加上她因手燙傷去當地藥局諮詢時,藥師建議擦玫瑰果油去疤,我便認真研究了玫瑰果油
的功效,以及如何結合青黛粉入皂,簡直像是修了一堂玫瑰果油學分。玫瑰果油對於斑、疹等
皮膚症狀十分有效,青黛粉則是對付乾癬、濕疹的漢藥粉。選用具有修復、滋養、再生效果的
酪梨油、小麥胚芽油、榛果油等油品入皂,並搭配複方精油,安撫敏感受傷的皮膚。若能同時
結合青黛膏使用,應可緩解皮膚的斑、疹狀況。
【材料】
氫氧化鈉 97g
水 234g
棕櫚油 160g(23%)
棕櫚核油 120g(17%)
乳木果脂 120g(17%)
白油 100g(14%)
酪梨油 130g(19%)
玫瑰果油 40g(6%)
小麥胚芽油 30g(4%)
榛果油(SF) 20g
青黛粉 14g
薄荷、茶樹、薰衣草、廣藿香、洋甘菊 各約4g
*此處比例係指佔總油重的比例。
【製皂方法】
1 事先將水做成冰塊,量好需要的鹼與水,進行溶鹼。
2 量取所需硬油(棕櫚油、棕櫚核仁油、白油、乳木果脂)的重量,以隔水加熱的方式
溶鹼。待油溶解為液狀,熄火降溫。此時加入青黛粉攪拌均勻,利用融油的餘熱萃取青
黛粉成分。
3 待油溫稍降,繼續在攪拌鍋內量入其他軟油(酪梨油、玫瑰果油、小麥胚芽油)。
4 另取一只量杯量取榛果油。在同一只量杯內,量入精油。(如不添加精油可略過)。
5 待油與鹼液的溫度都降至40 度以下, 開始進行油、鹼混合。將鹼液逐漸倒入鍋內,並
加以攪拌。
6 持續攪拌至油與鹼液充分混合,皂液逐漸濃稠,進入劃痕狀態初期,此時將超脂的榛果
油與精油量杯倒入,繼續快速攪拌均勻,倒入模型內。
7 把盛有皂液的皂模放入紙箱或保麗龍箱,維持皂的溫度至少24 小時,讓皂化反應完成。
8 1-3 日後脫模,晾乾切皂。
【ATTENTION皂方法】
製皂溫度務必維持在攝氏40 度內,以保留玫瑰果油的營養價值。
【洗髮】
◎當歸何首烏洗髮皂 Dong-Quai F leece Flower Root Shampoo Bar
保濕度 ****
洗淨力 ***
起泡力 ***
硬 度 ****
媽媽最愛的漢方洗髮皂
漢藥中, 當歸能活血補氣, 何首烏補益抗衰老。但當歸和何首烏這兩味漢方藥材, 其實若認
真論功效,還是要以內服為上。 外用在皮膚上時,千萬不可認為醫書上所有功效都能一網打
盡,而應只考量外用的療效。何首烏外用可治療皮膚搔癢,當歸外用則有活膚潤澤的效果,運
用這些外用的功效,入皂後可以調理容易出油阻塞或因老化排毒困難的皮膚,幫助頭皮與毛囊
維持在比較健康的狀態。配合適度清潔與潤髮的植物油配方,調節油脂、放鬆心神的精油,非
常適合長年疲累的媽媽們保養頭皮。
【材料】
氫氧化鈉 97g
黑糖水 232g
椰子油 115g(16%)
棕櫚油 135g(19%)
白油 50g(7%)
篦麻油 250g(36%)
酪梨油 50g(7%)
荷荷芭油 50g(7%)
苦茶油 50g(7%)
當歸細粉、
何首烏細粉 各約7g
酪梨油 20g
雪松、快樂鼠尾草、
薑精油 約5g(2%)*
*此處比例係指佔總油重的比例。
【製皂方法】
1 事先將少許黑糖溶於水中, 做成黑糖水冰塊。量好需要的鹼,取所需重量的黑糖冰,
進行溶鹼。
2 在鍋內量取所需硬油,以隔水加熱方式融化硬油。待油溶解為液狀,熄火降溫。
3 取小碗一只,量入所需要的當歸細粉與何首烏細粉。倒入降溫中的硬油,攪拌均勻,以餘熱萃取。
4 待硬油油溫下降後,繼續在攪拌鍋內量入其他軟油。
5 另取一只量杯,量取20g 酪梨油,在同一只量杯內量入精油備用。
6 待油與鹼液的溫度都降至45 度以下,開始進行油、鹼混合。
7 持續攪拌至油與鹼液充分混合,進入劃痕狀態初期,依序倒入超脂的油與精油,繼續快速攪拌均勻後入模。
8 把盛有皂液的皂模放入紙箱或保麗龍箱,維持皂的溫度至少24 小時,讓皂化反應完成。
9 1-3 日後脫模,晾乾切皂。
【洗臉】
◎紫草蘆薈潔顏皂 Gromwell Root & Aloe Vera Facial Bar
軟Q水嫩不緊繃的皂王
剛開始踏入製皂江湖(笑)的時候,每回做皂都想嘗試不同的配方。這款洗面皂是我第一次挑戰以蘆薈膠入皂的皂款。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小心翼翼刮好蘆薈膠入皂,一個月後皂熟成,一試皂就立刻愛上洗完後肌膚清爽,軟Q水嫩的感受,從此之後我就跟朋友說,這是我進入喇皂人生以來設計出來的「皂王」。製皂人經常需要試新皂,我的浴室皂盤上總是放著各式各樣的皂款,但是只要皮膚有任何狀況,立刻會出現在皂盤上的,一定是這款紫草蘆薈潔顏皂。
【材料】
氫氧化鈉 98g
洗米水 235g
棕櫚油 120g(17%)
棕櫚核仁油 110g(16%)
白油 90g(13%)
可可脂 90g(13%)
橄欖油 120g 17% (紫草浸泡油)
杏桃核仁油 110g(16%)
酪梨油 60g(9%)
小麥胚芽油 30g
紫草根細粉 14g
薰衣草精油、廣藿香精油各約8g (2%)*
*此處比例係指占總油重的比例。
*總皂重約1公斤 。
保濕度 ****
洗淨力 ***
起泡力 ***
硬 度 ****
【製皂方法】
1留下第二道洗米水做成冰塊。做皂當日,量好需要的鹼與洗米水冰塊,進行溶鹼。
2量取所需硬油(棕櫚油、棕櫚和人核仁油、白油、可可脂)的重量,以隔水加熱方式溶鹼。待油溶解為液狀,熄火降溫。
3待硬油油溫下降後,繼續在攪拌鍋內量入其他軟油。
4另取一只量杯,量取小麥胚芽油,在同一只量杯內量入精油。(如不添加精油可掠略過)。
5取小碗量好紫草根粉備用。
6待油與鹼液的溫度都降至45度以下,開始進行油、鹼混合。將鹼液慢慢倒入鍋內,並加以攪拌。
7持續攪拌至油與鹼液充分混合,皂液逐漸濃稠,進入劃痕狀態初期,此時依序倒入紫草根細粉與超脂的小麥胚芽油與精油,繼續快速攪拌均勻,倒入模型內即完成。
【阿娥小教室】
渲染或分層變化
攪拌至劃痕狀態時,只加入超脂的小麥胚芽油與精油,攪拌均勻後將部分皂液倒入另一只量杯內。在原鍋內加入紫草根粉,迅速攪拌均勻後,入模。此時再將量杯中的皂液倒入,做渲染劃花,或是做成分層。
若只想在表面表面做渲染,拿著量杯倒入皂液時,就盡可能貼近表面,減少皂液的衝力。反過來,若希望不同顏色的皂液可以深入另一色的皂液,就把量杯拿高,讓皂液高高地沖入,做出不同的效果。若想做出均勻的雙層皂,可直接將配方的材料分成兩等份,分批操作,讓第一層的皂稍微硬化後再倒入第二批,分層線條就會比較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