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營管理 > 領導管理
影響力的要素:如何讓人對你心悅誠服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繼卡內基《人性的弱點》、席爾迪尼《影響力》後,又一「個人成功學」鉅作 壓迫是獨裁者的作為,控制只能算是管理;真正的領導,在於影響! 人人皆有影響力,只要用對方法,誰都可以成為意見領袖! 影響力是人生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跟隨自己的指導、加入自己的團體、分享自己的喜悅、購買所推薦的商品和服務……人們就是這樣透過不斷的相互影響以塑造結果。如果能懂得善用影響力的技巧,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將無往不利。 《影響力的要素——如何讓人對你心悅誠服》要告訴你何謂影響力、影響他人的方式,以及如何發揮有效的影響力。 想要有效影響別人,必須懂得通融,擁有敏銳觀察,以及對他人及其文化的深度認知。作者貝肯從二十年的長期研究中,為讀者清楚揭露: ◎影響力不是少數菁英獨有的能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不間斷的練習,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技巧。 ◎他人為何願意被我們影響,又為何拒絕被影響。 ◎在何種情境下用哪種方式影響他人才有效果。 ◎我們如何避免遭到他人的懷疑、排斥與反抗。 ◎我們如何評估他人對於影響的反應與態度。 ◎一旦沒有產生預期的效益,我們該如何選擇不同的影響力技巧? ◎如何跨越不同的文化和群體影響他人,並導出我們所想要的結果? 書中包含許多練習和實例,清楚列出十種最常用的影響方法:講理、以法為據、動之以情、閒聊交際、請教諮詢、訴諸價值、為人表率、交換、直述、結盟,還有四種不當的影響方式:迴避、操弄、恐嚇、威脅。運用正派技巧不僅能讓他人欣然地支持你,更能得到友情與尊重。 相互合作的時代,擁有好的影響能力將幫助你與他人,成就出更好的生活、事業與理念傳達,本書將助你一臂之力! 【名家推薦】 ◎李怡志(Yahoo!奇摩媒體發展管理部總監) ◎莊豐嘉(新頭殼新聞網總製作)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和風談判學院主持人) ◎謝文憲(商業周刊專欄作家、環宇電台主持人) ◎羅文嘉(水牛書店社長)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目錄

◎推薦序 影響力完全解放的時代
◎自序
◎前言

◎第一單元 讓人心悅誠服

‧第一章 影響力的根本
‧第二章 影響的方法

◎第二單元 合乎道德的影響方法
‧第三章 聽我說分明:講理與以法為據
‧第四章 相信我:交換和直述
‧第五章 尋求共通點:閒聊交際和動之以情
‧第六章 你怎麼看? :請教諮詢和結盟
‧第七章 尋找啟發:訴諸價值及為人表率
‧第八章 提升影響力:如何變得更有影響力

◎第三單元 影響的黑暗面
‧第九章 我不想:迴避
‧第十章 每分鐘都有傻瓜誕生:操弄
‧第十一章 以威嚇方式致勝
‧第十二章 讓他們甭想拒絕:威脅

◎附錄A 權力來源、影響方法、影響技巧的定義
◎附錄B 全球影響力研究

序跋

前言


   人類是社群動物,我們的世界之所以能夠運轉,是因為我們以多種方式彼此互動,相互影響。我們培養權力基礎(來自一些個人和組織的來源),用這些權力來影響他人的想法、感覺和行動,所以能夠以想要的方式和他人互動。當我們學會如何說服他人照著我們的話去做,接受我們的觀點,對我們心悅誠服,參與我們的理念,感受到我們的興奮,或購買我們的產品與服務時,我們在職場與生活上就成功了。

  一開始,我們需要釐清一件事:影響力不是少數人所擁有的神奇力量。這世上的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在發揮影響力。當我們希望別人為我們做事、認同我們、相信某事、挑選某物、以特殊的方式思考、接受我們的觀點,或是改變行為時,都是在發揮影響力。就連問候他人這個簡單的舉動也是一種影響力(你想說服對方你是友善、沒有敵意的;你想影響對方,讓他也以不帶敵意的方式對待你。)嬰兒哭鬧,是想影響母親;小孩詢問父母能不能看電視或出去玩,那也是想影響父母;教師想影響學生,業務員想影響顧客,員工想影響老闆,顧問想影響客戶,遊說者想影響官員,廣告商想影響消費者,領導人想影響追隨者,作者(例如我)則想影響讀者。

   我們通常以為,只有有權有勢的人才有權力和影響力,例如國王、總統、政府官員、將軍、億萬富豪、電影明星、知名運動員,以及其他有錢的名人,但這純粹是一種謬論。影響力其實很普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它發生時我們通常沒注意到。幾乎在所有的人際互動裡,都有多重的影響意圖,有些是言語的,有些則是非言語的。我說話的對象點了頭(她想讓我知道她認同我的說法,或至少她聽懂了),我詢問她的意見(這種影響意圖稱為「徵詢」),她告訴我她的想法並說明理由(這是另一個影響意圖,因為她想說服我接受她的想法)。我提議我們一起去見某人,進一步討論這件事(又一個影響意圖)。她同意了,但她希望帶一位專家一起去驗證她的觀點(另一個影響意圖)。

   我們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相互影響以塑造結果,這就是人際互動:我們在發揮意志,表達觀點或興趣時,持續尋求共識或接納。在英文裡,influence(影響)這個字帶有一點負面的意涵,例如到華府關說(influence peddling),或是對人不當施壓(undue influence),這些負面的例子把原本合乎道德的人類舉止污名化了。事實上,如果你一直無法影響他人,也不願受到他人的影響,你在這世上根本難以立足。誠如有位作者所言:「沒人能擺脫心理的『斧鑿之功』,無所不在的力量持續重塑著我們的信念、態度、意圖和行為……說服力不斷地把我們改造成明顯不同的人,有時難以察覺,但通常相當醒目。1」

   影響幾乎是所有溝通的一部分,每次人際互動時幾乎都會出現。影響對商業也很重要,更是領導力的根本。少了影響力,就談不上領導。

   所以領導是什麼呢?韋氏字典為「影響」所下的定義是:「不明顯施力或直接下令就能產生效果的行為或力量」或「以間接或無形的方式產生效果的力量或能力」。不過,有關權力或影響力的研究顯示,影響力雖無顯著的施力,卻是明顯具體的,例如顧客接受某個價格時,商家就提供免運費的優惠(這個影響技巧稱為「交換」),或是產品開發者對同事說:「我需要你協助我做專案。」(這個影響技巧稱為「直述」)。

合乎道德的影響

   當影響力合乎道德時,被影響者(influencee)同意受到影響,不過那同意大多是隱約未表的。朋友請我幫忙,我答應了。同事打電話來,提議見面談一樁比較急的生意,我把行事曆上的其他約定排開,以便馬上跟他見面。我聆聽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辯論,他們正在談經濟,其中一位似乎比較了解經濟議題,也提出較好的解決方案,我決定投他一票。年度健檢之後,醫生告訴我膽固醇太高,建議我去找營養師學習攝取更健康的食物,我離開診所後馬上和營養師預約時間。在上述的每個例子中,我並未受到逼迫,而是有所選擇。我大可否決上述的每個影響意圖,所以實際上我是同意受到影響的。

   然而,我要是別無選擇,這種影響就是強制性或人為操縱,也就是不道德的。一個人拿槍頂著我的頭,要求我交出錢包。律師告訴我,我對她旗下非營利單位的慷慨捐助,將會用來幫助開發中國家的人,但實際上她把很多捐款當成「管理費」中飽私囊。一名憤怒的男子擠到我服務的櫃臺前面,要求我先為他服務,提供他想要的東西,否則他就要向主管檢舉我。老闆叫我別管那些沒有發票的報帳明細,接著又說,最近那波裁員實在很遺憾,我沒上裁員名單已經算是很幸運了。客戶告訴我,只要我願意付顧問費給該國的某家代理商,他就願意接受我的提案,而那家代理商剛好是客戶的表弟開的。在上述的例子中,有人對我施壓、脅迫或欺騙,我要是回絕,他們可能就會對我不利。

   威脅、強迫、操縱、恐嚇也是影響的形式,通常會得逞(至少短期可以),因為很方便。校園惡霸都知道,要讓其他孩子聽你的話,最快的方法就是訴諸暴力,逼他們就範,或是威脅。但是實體的壓迫終究要付出代價,其他的孩子可能會屈服,但他們會因此畏懼惡霸而開始閃躲或怨恨。他們可能很清楚不乖乖聽話的下場,但他們對惡霸毫無敬意。霸凌就像其他不道德的影響形式,通常會破壞影響者和被影響者之間的關係,並種下未來報復的種子。這些影響方法雖然方便,但都不是實用的長期之道,尤其是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更是如此。

影響與權威

   如果發揮影響力的人有合法的權威要求別人做事,即使對方不是自願受到影響,這種影響力也算是道德的。我們在多元的社群架構中生活與工作,例如家庭、家族、社區、州與國家、企業、團隊、部門、事業單位等等。在這些社群結構中,我們賦予某些人領導團隊、統籌規劃、決策、分配任務、擔任對外代表、裁決糾紛、執法、維護團隊價值觀的合法權力。這些人憑藉其角色或地位,對我們有合法的權力,我們不見得凡事都會想聽命於權威,做他們希望我們做的事情,但是在不想因違抗而付出代價下,我們通常會順從權威(在我的上一本書《權力的要素》中,我稱這種合法的權威為「角色權」﹝role power﹞)。警車開到我車後,示意我靠邊停車,我遵照指示。停好後,警官過來訓誡我,遇到「停車再開」的標誌必須完全停車後再開,我專注聆聽,之後乖乖接下罰單。我不想聽訓誡,也不想吃罰單,可能也覺得我根本沒違法,但警官有合法的權威影響我,即使我可能覺得他的手法充滿了強制性,但我還是接受了。

   我們常用合法權威來影響他人(這種影響稱為「以法為據」)。以法為據通常有效,但是使用過當時就可能適得其反,尤其是用在抗拒權威者的身上。古往今來,很多領導者和統治者使用合法權威,迫使百姓或追隨者聽命於他。幾個世紀以前,教會、城邦、軍隊採用的指揮控制法,就是從社會賦予領導者的體制權威演化而來的。不過,時代變了,如今大家即使覺得掌權者是合法的,也比以前更為抗拒合法的權威,尤其是已開發國家的人民。在商業界更是如此。誠如哈佛大學的約翰.科特(John Kotter)所言:「想單純依靠來自地位的權力發號施令,藉此掌控他人,是行不通的,因為第一,管理者需要依賴一些他們沒有正式職權掌控的人;第二,在現代的組織中,幾乎沒有人會因為某人是『老闆』,就一味地接納與完全服從他的無盡要求。2」

   在工業革命之前,多數人是農民或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是所謂的棕領勞工。到了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隨著已開發國家的工業成長,愈來愈多人從農村移居城市,多數人變成藍領勞工,在工廠及店鋪裡勞動,建造推動工業化的基礎設施。到了二十世紀末,隨著已開發國家從工業化邁入資訊經濟時代,教育程度較高、更專業的白領勞工應運而生。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稱他們為「知識工作者」,這些知識工作者希望有人領導他們,而不是對他們發號施令。所以使用威權影響勞工並不怎麼適用在知識工作者身上,他們可能會遵守,但最終還是會對威權充滿怨懟。在如今的人才爭奪戰中,他們不需要為專橫的老闆或公司賣命,大可跳槽,另尋天地。即使老闆有合法的權威使用指揮控制法,但知識工作者比較喜歡不耍威權的影響方式。

   傑伊.康格(Jay Conger)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提到:「管理者以發號施令的方式管理員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的企業大多是由跨部門組成的團隊負責經營,團隊中有『嬰兒潮世代』及其後輩『X世代』,新生代大多無法忍受不容質疑的權威。3」誠如康格所言,現在領導者的工作大多是透過影響力合作完成的,而不是靠權威強迫完成的;是激勵大家投入,而不是要求大家非做不可。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紀,全球企業的領導者、跨國經理人和專業人士必須熟悉,如何在不用權威的狀況下發揮影響力。 全球權力與影響力的研究

   我從一九九○年開始在國際知識學院(如今併入光輝國際顧問公司)研究權力和影響力。我以文獻評論、客戶訪談、初步調查為基礎,設計了一套權力與影響力的架構,裡面包含的項目包羅萬象但互不重疊,這意味著此一架構應該可用來形容各種權力基礎和影響行為。這套架構後來變成三百六十度評估法「影響效果調查」(SIE)的基礎,我們從一九九一年開始把它運用在入選財星五百大企業的客戶上4。

   SIE是強大的工具,不僅評估大家使用十種正派影響方法的頻率和效力,也評估那些方法在他們的文化中使用是否恰當。我們將在本書中深入探討這十種影響方法,他們分別是講理、以法為據、動之以情、閒聊交際、請教諮詢、訴諸價值、為人表率、交換、直述、結盟。我們在後面會看到,這是一般人常用的正派影響方法。另外還有四種負面或不道德的影響方法:迴避、操弄、恐嚇、威脅。SIE也會衡量不同文化中運用這些方法的頻率。

   SIE還有另一個部分,是衡量個人權力的來源。在我們的架構中,權力有十一種來源:五種來自組織,五種來自個人,一種是統合來源。來自組織的包括:角色、資源、資訊、人脈、聲譽。來自個人的包括知識、表達力、魅力、個性,交情(或熟悉度)。綜合來源則是意志。我在上一本書《權力的要素》中探討這個主題。本書中,我將會說明大家如何使用這十種正派的影響方法,以及四種負面或「暗黑」的方法。

影響力可以學習嗎?

   你能改善對人的影響力嗎?你能學習如何在異國他鄉更有效地影響他人嗎?如果我不相信答案是「可以」,我就不會寫這本書了。影響力就像其他的技巧一樣是可以學習的,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影響技巧,但鮮少有人對此駕輕就熟。雖然有些人先天善於影響他人(就像有些人有音樂、數學或語言天分一樣),但是這些天賦也需要進一步的磨練與培養。

   多數人不是先天就善於影響他人,因為有效的影響力需要靈活的調適力、感知力、洞察力,再加上影響力又因文化而異,我們幾乎只從自己文化的角度,學習如何影響他人。如果我們在孩提時期有幸在多種文化中生活,可能會了解到權力和影響力在不同文化中有很大的差異,也許就會學到如何靈活調適。但很少人有那樣的環境優勢,我們大多根植在自己的文化中,不太知道其他人看待世界的觀點不同,因此容易陷入主觀批判,而非包容。我們以為別人的世界觀、反應以及對經驗的解讀跟我們一樣,誤以為大家施展權力與影響力的方式都一樣,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你能改善對他人的影響力嗎?當然可以,只要你能接受其他的世界觀,不要以為別人就應該重視你所重視的東西、或想法跟你一樣就行了。有效影響他人需要靈活調適的思維,有效發揮跨文化的影響力則需要全球化的思維。就某種程度來說,全球化的思維是心理的產物,你要有意願接納他人的本質,而不是希望對方變得更像你。全球化的思維也是自我接納和接納他人的產物,最善於發揮全球影響力的人,樂於接納別人和自己的不同,珍惜彼此的差異,而不是假設每個「正常」的人都和自己的想法及行為一樣。這種全球化的思維能夠學習嗎?只要你願意,敞開心房,就能學習。影響力是一種技巧,是可以學習的,你可以學習更有效地影響他人,包括其他文化的人。

   本書將教你如何做到。為了讀者方便,每章最後都有重點摘要及延伸思考。那些延伸思考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目的是鼓勵大家思考與討論書中提到的觀點和研究。所以,祝你好運!Bonne chance.  Buena suerte.  Viel glueck.  Kαλή τύχη.  Buona fortuna.  행운을빕니다.  Goed geluk.  Boa sorte. Удача.

觀念精粹

   一、影響力不是少數人所擁有的神奇力量,每個人都能隨時發揮影響力。每次的溝通和人際互動幾乎都會涉及影響力。影響是領導的根本,沒有影響力,就談不上領導。

   二、跨文化影響他人是一大挑戰,因為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信念和價值觀,使用不同的影響技巧。在國內行得通的方式,不見得在其他的文化裡也行得通。

   三、簡言之,影響力就是讓人心悅誠服的技巧——讓人相信你希望他們相信的事,以你希望的方式思考,做你希望他們做的事情。

   四、有的影響合乎道德,有的則否。當影響合乎道德時,被影響人同意受到影響,不過大多時候那同意是隱約未表的。當影響意圖是強迫或操縱對方時,那就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影響雖然方便,但通常會破壞雙方的關係。

   五、以前領導人常用權威影響他人,但是隨著知識工作者的出現,大家比較抗拒這種指揮控制法。如今,領導人的工作大多是透過影響力合作完成,而不是依靠權威強迫完成;是激勵大家投入,而非要求大家非做不可。

   六、影響力是一種技巧,是可以學習的。你可以學習改善影響力,甚至學習跨文化的影響力。有效影響他人需要靈活調適的思維,有效發揮跨文化的影響力,則需要全球化的思維。

延伸思考

   我在前言中主張影響力無處不在,幾乎所有的溝通和人際互動都涉及影響力,每天我們都會接觸到數百次他人的影響意圖。由於影響力在生活中如此稀鬆平常,我們大多沒有注意到外人或外物對我們的影響。現在我們來練習一下,試著更注意這些影響力。在辦公室、搭車上班或晚上在家時,從一小時中找出某人或某事試圖影響你的每個例子。

   一、你記得有人曾想用不道德的方式影響你嗎?欺騙、強迫、恐嚇或威脅你嗎?你如何回應?你是就此屈服,還是抗拒不從?後來你對那個人有什麼感覺?更重要的是,後來你對自己有什麼感覺?

   二、你曾以操縱或強迫的方式影響他人嗎?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的話,多數人會坦承:沒錯,我用過不道德的影響方式。有時候是為了讓人做原本不想做的事,說點小謊是比較簡單迅速的方法。如果你曾經稍微扭曲真相或刻意威嚇他人,你成功影響對方了嗎?後來有出現任何反效果嗎?使用不道德的影響方式,是否改變了你和對方的關係?

   三、如果你因身分地位而握有權威,你曾經運用這項權威叫人做你所希望的事情嗎?換句話說,你曾經對人頤指氣使嗎?效果如何?他們受制於你的權威是什麼感覺?

   四、你的老闆或有權管你的人曾經運用權威,指使你做某件事嗎?你覺得對方頤指氣使嗎?那是什麼感覺?你會急著做別人要求的事嗎?你心甘情願地服從嗎?還是對他的權威產生反感?

延伸內容

影響力完全解放的時代


◎文/莊豐嘉(新頭殼新聞網總製作)

  媒體人最大的成就感是什麼? 絕非只是傳遞資訊而已,而是透過資訊和知識的傳播,影響一個社會、甚至國家。我們可以說,媒體就是無時不刻、想方設法影響他人的一個行業。網路時代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影響,不計其數,媒體如何能夠建立真正具有權威的公信力和影響力,自然面臨了更嚴苛的考驗。

   如何有效發揮影響力,本書揭開了神祕的面紗,令人感到振奮。作者泰瑞‧貝肯(Terry R. Bacon)在書中雖然討論的是個人,但他提到幾項提升影響力的主要來源如:人脈、知識、聲譽、個性和表達力,顯然更適用在網路時代的社群影響力。應該說,不只是適用,而是在網路社群中,這些技巧對影響力的施展,將更為大放異彩。

   尤其在獨立媒體和公民新聞崛起的此際,這些新媒體,既不具有主流媒體的傳統優勢,又必須和廣大的網民建立合理而密切的信任關係,從無到有,格外艱辛。幸運的是,社群世界中的媒體特質,和個人特質可說沒什麼兩樣。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曾經說過:「訊息即媒體」。如今,每一個公民都是一個媒體,可以想見,這個時代也將是影響力獲得完全解放的時代,你必須去影響他人,也隨時受到他人的影響,而且是分分秒秒在相互影響,因為行動手機也透過電子郵件、LINE和facebook隨時提醒新的資訊。

   當我看到書中寫著:「『你需要為自己創造出需求,把工作做好,就可以為自己創造需求。』聲譽就是這樣累積的。你持續把工作做好,大家就會注意到並且口耳相傳。」這段話對於一個具有理想性格的網路媒體工作者而言,真是莫大的鼓舞。

   但影響力的本質並不只是如此。現在的媒體或個人,無法像傳統媒體那樣躺在報架上等著被挑選,或是等著遙控器被打開;而是必須主動出擊,傳播資訊,影響決策。如今,從臉書而來的讀者,往往比直接到新聞網站的讀者還要多。這就是一個明證。

   所謂「政治是你不想理他,他也會來理你。」同樣的,你就算不想影響他人,但你也應該知道,你是如何被影響的。

作者資料

泰瑞.貝肯(Terry R. Bacon)

泰瑞・貝肯(Terry R. Bacon),光輝機構(光輝國際公司的卓越研究中心)的資深合夥人與學者。三十多年來,為全球企業提供領導、管理、商業發展以及人際關係技巧上的諮詢。1989年,他創立高階管理者培訓公司:國際知識學院,2008年由光輝國際顧問公司收購。 1969年,貝肯從美國西點軍校取得工程學士學位,1977年從美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曾在賓州大學的華頓商學院、芝加哥大學、史丹佛大學、哈佛商學院研究商業與管理。是一位多產的作家與演說家,獨自撰寫或與人合寫了包括《權力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Power)在內的上百份書籍、文章、白皮書和研究報告。從2007年到2010年,《領導卓越》(Leadership Excellence)雜誌都將他評選為「世界百大領導力思想家」。 相關著作:《影響力的要素:如何讓人對你心悅誠服》

基本資料

作者:泰瑞.貝肯(Terry R. Bacon)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生活館 出版日期:2013-05-31 ISBN:9789862723845 城邦書號:BK5081 規格:平裝 / 單色 / 3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