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工作技巧
新.知識生產術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彼得.杜拉克曾預言「知識工作者」崛起, 勝間和代則提出把資訊當貨幣的《新.知識生產術》, 知識豐富、資訊迅速,也要賺得到錢! 從資訊洪流中掌握正確本質的技術,建立生產力加乘、效果倍增的架構! 現今網路發達,利用google搜尋,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得到各種資訊。但是如果知識只是知識,對個人的成長與未來的發展是沒有任何幫助,也不具任何價值。無法化為產出的知識收集再多,既不能使知識流通,也不能運用知識創造出新價值。 勝間和代根據自己在麥肯錫磨練出來的經驗,透過本書告訴讀者,知識如何化為生產力,尤其是在輸入與產出資訊的方式上有長足進步的技巧。 看清1%本質的六種技術: (1)養成「架構力」 (2)養成「深度智慧力」 (3)養成「失敗力」 (4)學習「最佳實務做法」 (5)發揮不了自己價值的部份就乾脆地捨棄 (6)不要吝於買書錢,要讀好書 活用這六項技術的最大訣竅在於,「在腦中製作收納箱」。 ◎一個月讀一百本書的七大讀書投資法 ◎提高產出力的金字塔結構與MECE ◎人脈不斷建立的「資訊的Give五次方法則」 ◎睡眠是投資!熟睡與運動才是知識生產的原點! 【名家推薦】 ◎PChome O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詹宏志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許士軍 ◎中國文化大學產學合作中心主任 洪明州 ◎《數位時代》總編輯 詹偉雄

目錄

◎第一章 自我Google化的方法

◎第二章 
在資訊的洪水中看清1%本質的技術

◎第三章 
提升十倍效率的輸入技術-- 融合了類比手法與資訊產品的方法。

◎第四章 
成果變為十倍的產出技術-- 麥肯錫直接傳授!金字塔結構與MECE的力量

◎第五章 
從基礎支持知識生產的生活習慣技術-- 投資於零碎時間、體力、睡眠的發想轉換之建議

◎第六章 
提升自己十倍實力的人脈創造技術 -- 資訊的Give五次方法則

◎最終章 
今天的五項新行動可以改變明天!

序跋

【前言】公開取得多種資格.獎項的新.知識生產術!

  本書要告訴你提升知識生產力的技巧,尤其是讓你在輸入與產出資訊的方式上有長足進步的技巧。

  日益增加的資訊洪水,讓我們因而頭痛。文書作業總是堆積如山,網路搜尋四處碰壁,電子郵件怎麼回也回不完。結果,一回神,每天總是長時間工作。而且,不成比例的是,在結束一天工作後,你是不是時常覺得「咦,工作今天好像完全沒進展」?

  當然,我也是其中一人。

  不過,即便感到難為情,我還是希望能夠把目前為止我根據自己經驗以及在周遭朋友教導下培養出來的知識工作技巧與方法論,藉由這本書傳授給各位,讓各位也和我一樣,能夠有效率地完成工作、能夠不加班就回家。

  我也不是一開始就擁有高生產力的工作成果。我認為,到現在自己都還有可以改善的餘地。即便如此,為了回報目前為止在工作上提供我各種指導的人士,我決定毫不保留把所有技巧都寫出來。如果各位覺得這本書或多或少有幫助的話,希望各位也能接手把它的內容傳達給別人。

  因為,日本人的勞動生產力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絕對不算高。結果,工作與生活將因而失衡。我一生的職志在於,希望能夠多幫一個人取得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增加他們快樂地與家人或戀人共渡的時間。而我認為,非得為此提升知識生產力不可。

  講到知識生產力,市面上已有許多名著,像是梅棹忠夫的《知識生產的技術》(岩波書店出版)、野口悠紀雄的《「超」整理法──資訊搜尋與發想的新體系》(中央公論新社出版)、立花隆的《「知識」的軟體──資訊的輸入與產出》(講談社出版)等等,此外最近也出版了很多談論「如何有效率工作與生活」的作品。

  我想,在各位讀者之中,應該會有人有這樣的疑問:和這些前輩比起來,我的方法真的有用嗎?為此,在進入具體內容前,請容我先介紹目前為止我運用自己的知識生產術所獲得的成果。

  看了這些成果,應該還是會有人覺得「這是因為你是作者,才做得到吧?不適合我」吧。

  可是,我認為,每個人的能力沒有太大差異。大家的意志都一樣薄弱。不同的地方在於,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以及懂得多少好方法與好技術。

  為此,我希望自己在本書中介紹的知識生產術,能夠盡可能在任何人身上都重現。只要各位能夠精通其中任何一種自己覺得開心而能夠持續下去的做法,我確信它一定有助於提升各位的知識生產力。 生產力之所以能夠提升的三個關鍵因素

  知識生產力之所以能夠提升,是因為有以下三項關鍵的環境因素使然。

  ◎關鍵因素一:我是日本第一批能夠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使用資訊產品的世代(技術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二:我長年從事於知識生產力的多寡直接與薪資.成果相關的工作(報酬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三:自二十一歲生下長女以來,養育三個女兒以及做家事都很花時間,因此我陷入了非提高生產力不可的境地(意志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一:我是日本第一批能夠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使用資訊產品的世代(技術關鍵因素)

  比如說,與一直以來的世代相比,電腦的有無應該在知識生產力方面造成了莫大的差異吧。

  我今年三十八歲。二十六年前,十二歲的我還是國一學生時,不斷央求爸媽買台電腦給我,他們拗不過我,就買了。自那時起二十六年間,我幾乎每天都會操作電腦,少則一小時,多則十八小時以上。

  因此,對我而言,所謂的「知識性生產」,一向是和「如何徹底活用電腦功能」畫上等號。

  另一方面,目前為止談論知識生產術的大多名著,講的多半是如何使用紙與文具提高生產力,談到電腦使用方式的並不多,因此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本書希望談論的是,能夠一方面像呼吸一樣徹底活用資訊產品,一方面又無縫地與書本等各種非網路手法相結合,進而提高生產力的技術

  本書的副標題之所以訂為「自我Google化的方法」,是因為我覺得,今後,對於我們這群「上網使用Google搜尋」已成為理所當然的世代而言,若能培養出相當於Google,甚或超越Google的知識生產力,將會是今後我們做事能否效率化的關鍵。

  此外,近五年左右,電腦的性能雖然沒有太大進展,但由於各種運用半導體的電子產品不斷問世,為生產力帶來了更甚於電腦的幫助。手機自是如此,數位隨身聽、攜帶式DVD播放器、攜帶式衛星導航設備等產品,也都是幫助我提升生產力所不可或缺的資訊產品。

關鍵因素二:我長年從事於知識生產力的多寡直接與薪資.成果相關的工作(報酬關鍵因素)

  關於第二項關鍵因素,現在想想,我實在很幸運。

  由於我是女性,和男性相比,無論體力或體格都明顯有無法匹敵之處。而且女性還有結婚.生子.教育孩子等困難要克服,因此我自然而然地選擇了較不易有男女差異,又可以在因為生子等因素中斷後仍然易於繼續從事的工作──能夠以知識生產力決勝的工作。

  這麼講,一點也不誇張:以大學時考取的公認會計師為開端,我長年從事的職業,包括系統顧問師、債券交易員、企管顧問、證券分析師等等,可說全都得靠知識生產力。

  至於該如何提高這樣的知識生產力、賺更多錢?和日本相比,美國對這類工作的了解略勝一籌。我服務過的企業如麥肯錫、JP摩根證券等等,都是美國企業。這些企業都很重視知識生產力,舉凡公司制度、員工教育訓練、績效評估、報償體系等等,全都以「如何以短時間勞動創造高產出」做為組織的大方向。能夠長年服務於這樣的組織,學到各式各樣的手法,我實在很幸運。 關鍵因素三:自二十一歲生下長女以來,養育三個女兒以及做家事都很花時間,因此我陷入了非提高生產力不可的境地(意志關鍵因素)

  第三項關鍵因素,說起來就是「需要為發明之母」。我很喜歡看由珍奧爾(Jean M. Auel)所寫的《石器時代傳奇》(Earth’s Children),它是個系列長篇小說。

  這部小說在作者的本國英國很有名,不輸《哈利波特》(Harry Porter)系列作品,但不知為何在日本卻很少人知道。小說的主角愛拉(Ayla)是個克羅馬儂人(Cro-magnon Man)女性,她的種族因為地震全滅,是偶然救了她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 Man)把她養大的。

  愛拉身負兩種歧視,一種是身為女性的歧視,一種是種族歧視,因此小時候的她吃了不少苦。不過她反而利用這種歧視,下了各種苦工,融合了尼安德塔人與克羅馬儂人的智慧、克服困難,一面把周遭的人都變成自己的夥伴,一面堅強地成長下去。

  我雖然沒像愛拉吃那麼多苦,但自從生下長女後,我就不斷產生各種煩惱:

  「我必須在工作上下什麼工夫,才能趕在晚上七點托兒所關門前去接小孩?」
  「我需要什麼資訊,才能知道該怎麼處理一會兒沒做就堆積如山的家事?」
  「我該從什麼角度下苦工,才能在短時間內做出與長時間工作的人相同的成果,甚或超過他們的成果?」

  對於這些煩惱,我一直在找尋解答。

  反而是那些資源充足的人,由於他們不必這麼費心也能存活下去,因此對於這些事比較難提高資訊敏感度或急迫性。

  然而,大家漸漸發現,最近這種工作方式的工作時間愈拉愈長,整個社會已經很難維持一直以來的做法了。

  和各國相比,特別是和美國、英國、德國等經濟規模相近的先進國家相比,日本人的勞動生產力較低,這是事實。即使以購買力平價調整過匯率,日本人每工作一小時所能獲得的附加價值,差不多也只有美國的七成左右而已。

  日本有句話叫「免費加班」。一直以來,日本人都認為工作時間很長是一種美德,缺乏「必須限制工作時間」的想法。也就是說,由於一直以來工作時間這種資源都沒有限制,因此碰到困難時只要多花點時間工作,一向都能夠解決問題。

  然而,這樣的做法已漸漸碰到瓶頸,經濟發展陷入停滯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我認為,要解決這種狀況,就必須從「時間有限制是理所當然的」開始,有意識地朝著「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輕鬆賺錢」去努力。

  也就是說,如果去研究我所獲得的成果,其實不是魔法也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

  ◎「具有以資訊科技為中心的技術」
  ◎「予以活用的結果連結到報酬之上」
  ◎「抱持著一種非這麼做不可的意志」

  只要以上三個條件同時具備,要想提升知識生產力,絕非難事。

  我的前言講得長了點。那麼,來進入正題吧。

內文試閱

第二章 在資訊洪流中看清1%本質的技術

勝間流.看清1%本質的六種技術

  根據我的認知,在各式各樣的資訊中,本質上我們真正需要的,也就是真正對我們的生活有幫助、能增加人生充實感的資訊,頂多只有百分之一左右而已。

  然而,只要能像在河裡淘金一樣,把這百分之一的資訊匯集起來,它們就能成為你的內在財產,漸漸累積下去。

  不過,淘金技術的熟練與否,應該會對淘金的效率造成很大的差異。在此,我試著依照我的經驗法則,匯整出以下六種具體做法:

  ◎技術1:養成「架構力」
  ◎技術2:以「深度智慧力」累積經驗值
  ◎技術3:養成「失敗力」
  ◎技術4:以共享「最佳實務做法」分頭學習
  ◎技術5:發揮不了自己價值的部份就乾脆地捨棄
  ◎技術6:不要吝於買書錢,要讀好書──在網路全盛時期非讀書本不可的原因

■ 技術1:養成「架構力」

  我們無時無刻都是以五感在取得新的資訊。但資訊如果一直只是素材,只是純粹堆成一座「資訊山」,那與其由人類來收集,還不如交給Google做,會有效率得多。

  我們人類能做的,是從「資訊山」之中找出共同點或相異點,看清楚自己手邊資訊所代表的意義,以及該怎麼在自己的生活中活用該資訊。我稱之為「架構力」。

  無論是與別人交談時、讀書時、在路上行走時,都要經常運用架構、創造架構,持續地思考資訊、整理資訊。

  這裡所謂的架構,指的是「依循特定目的整理出來的思考框架」。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思考的抽屜」。如何針對資訊制定主軸、如何分類資訊、區分資訊的不同使用時機,以及創造整理資訊的場所,都是由架構來決定。

  而在資訊進入腦中時,要經常自行為它加上標籤,區分使用時機,在腦中的適切場所保管它。

  簡單舉個架構的具體例子,比如說,在寫文章時的「起承轉合」,就是很容易了解的架構;商業用語方面,策略的3C(顧客Customer,公司Company,競爭者Competitor)與行銷的4P(價格Price,通路Place,產品Product,促銷Promotion),也是思考的架構。

  把多樣東西整理成「七種習慣」或「三項法則」之後,之所以會變得容易理解,也是因為給了它架構。本章的內容也是以「六種技術」的形式提供了架構。

  只要運用「策略的3C架構」,業務員就能把資訊區分為「公司產品的相關資訊」、「顧客相關資訊」、「競爭者資訊」,予以管理與分類了。

  或者,只要運用「行銷的4P架構」,也能夠整理出自己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為何會輸給競爭者。還有,在市場中出現風評良好的產品時,也可以藉由架構的運用,解析出該產品風評良好的原因。

  還有一點很重要,架構這種東西,是要一面使用許多先人為我們開發出來的各種架構,一面再自行創造新的架構下去。很多地方看到的那種以圖解或手冊介紹的做法,也是一種架構。只要能意識到大約幾百種以上的架構,資訊收集力就會大幅增加,自己也會變得能夠創造架構。

二十八歲進入麥肯錫時所沒有的「架構力」

  我剛進入資訊處理的專家集團麥肯錫時,常常有人說,我的話很難理解,也很乏味。別人也說,即便我講的事情很有趣,但是沒辦法做為資訊活用。

  相對的,我也完全無法理解,為何多數麥肯錫的企管顧問總是能夠整理資訊、創造出新的想法?

  缺乏那種架構力的我,在剛進麥肯錫時的績效,以及據以獲得的考績,也很不理想。由於在那之前,我一直只從事會計師與金融業,原本就沒人給過我什麼「架構」,因此也沒有那種「自己構思新架構、創造新架構」的想法。

  就在我煩惱著自己講的話為何這麼難懂時,和一位一畢業就進入麥肯錫的資深女性顧問交談之下,她沒有惡意地這麼對我說:

  「在麥肯錫,講的話如果沒有架構,就等於是主婦或上班族在閒聊一樣。」

  當時我想道,「啊,原來如此」。沒錯,我的想法沒有架構,我講的話對於對方而言,聽起來就像是閒聊而已。只要知道了原因,問題就等於解決八成了。後來,發現自己有必要養成架構力之後,我慢慢改善了以下幾點。

  ◎能區別需要與不需要的資訊
  ◎能區別優質資訊與劣質資訊
  ◎能對資訊做因數分解
  ◎能區別本質性資訊與其他資訊
  ◎能根據既有的架構,創造出新的架構

  由於在麥肯錫有那種收集了很多架構的基本手冊,每天我一直在看這些手冊。在大概學會約兩百種基本型態後,我總算能以獨當一面的顧問身分在外活動了。總之,透過「量」方面的擴大,可以在開始時補「質」之不足。

  或許你會有疑問,怎樣才能取得架構?很多資訊其實已經依照架構整理好了,只是沒人明確指出它是「架構」而已。

  比如說,在教導別人時的「能力╳意願矩陣」(根據教導的對象有沒有意願,有沒有能力而區分為2╳2的矩陣,再依四類不同對象改變教導內容的一種技術)就是一種架構,暢銷書《與成功有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裡的七個習慣,也是一種架構。報紙也是依照一定排法的文字方塊在紙面上編輯,才送到我們手中的。只要弄懂了「架構」這種概念,實例在我們身邊要多少有多少。

  必須知道的只有一件事:「架構」這種有用的東西所在多有,它們能夠匯整資訊,讓你有效率地吸收資訊。

延伸內容

新時代中知識工作者生存之道  ◎文/許士軍(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目前這個世界己從工業經濟時代邁知識經濟時代,往昔那種由藍領或白領工作者扮演的主流角色,也將為一種「知識工作者」取代。在這新時代中,如知識經濟大師史都華(Thomas A. Stewart)早在1998年十月一期<財星>專文中所稱:「所謂新經濟,就是一個知識在投入與產出兩方面所占價值都不斷增加的經濟;此時不管人們所購買的或所出售東西中的價值,主要來自知識」,同樣地,前史隆管理學院院長梭羅(Lester Thurow)也在他的巨作<資本主義的未來>中聲稱:「腦力產業取代自然產業成為主流;創造、運用與組織腦力的能力取代自然資源與資本成為新的競爭關鍵」。而本書作者也說,未來的領導者將是一些「擅於收集、分析和產出資訊」的人。

  在這知識經濟時代,整個社會生態的生存之道都改變了。這至少包括了三個層次,一是國家層次,知識代表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源泉,政府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提昇人民的知識水準和創造新知識的能力;一是機構層次,包括企業和種種非營利事業,依靠知識以服務人群並創造本身價值,使得有關知識管理成為所有其他業務或功能管理之支持基礎;再則是知識工作者的個人層次,他們必須不斷自我學習新的知識才能保持本身的價值與貢獻能力。在前兩個層次,都有無數書籍加以探討,而目前本書所探討的,就是屬於知識工作者這一層次,也就是他們在這個角色上的生存之道。

  換句話說,身為新時代寵兒的知識工作者,有關他們如何創造、運用與組織其腦力,將他獲得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上以創造價值,就是這位號稱「女大前研一」的勝間和代女士在本書中所要探討的問題──如何提升和創造知識生產力。

  這一問題之所以值得我們重視,在於過去人們從工業經濟中所學到的一套想法和作法,在這上面是應用不上的。具體地說,在工業經濟中,人們所面對的是勞力、土地、原物料和資本,所追求的是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進品質、準時交貨這些事項,靠的是具體的機器設備、技術和程序。在這些狀況下,工作者只要以認真勤勞的態度,嚴守紀律和SOP,大致就可以達成任務了。它們和如何提高知識生產力--事實上就是創新--完全不是相同的一回事;原因在於,後者背後所講求的要素和邏輯乃來自不同的管理典範。

  然而本書所討論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並不是純粹理論性的,在這方面它是一本具有實用價值的書。作者在前言中開宗明義地說,本書所要告訴你的,就是做為一個知識工作者如何提升知識生產力的技巧。這種技巧,代表作者長期從事投資顧問工作中經驗和學習的累積。基本上,作者指出,任何人要成為一位成功的知識工作者,取決於三類關鍵要素:首先,他必須充份掌握使用資訊工具和方法的能力,其次,他在知識生產力上的貢獻必須獲得相應的報酬,第三他必須處於一種非提高知識生產力不可的情境中。這三個關鍵所涉及的,包括能力、動機和意志力是三方面的因素。

  至於人們在這三方面應有怎樣的認識,又應採取那些方法以求實現,書中分別以條列的方式,歸納出具體的技術和行動,有如一本手冊。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所稱的技術,並不是像烹飪術一樣,規定細得分毫不差,這對於知識生產力是不可能的。它所說明的,乃是一種態度或行為,例如要養成「架構力」,指的是選擇與分析資訊應根據一個邏輯模式而非雜亂無章;又如書中說,讀書並非單方面生吞活剝,而要當做是和作者對話。諸如此類,本書仍然留給讀者極大體會和揣摩的空間。

  事實上,要能有效學習和提高知識生產力,並不只限於技術和行動本身,而和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有關。譬如在書中所提出的建議中,包括遠離菸酒,活用零碎時間,保持充份睡眠和體力,注意飲食,都可以說是固本之道。再者,書中也說,要能充份發揮知識生產力,也不是由個人閉門造車,獨善其身所能做到,必須和他人有效溝通和分享,相信這些都是作者從本身長期經驗中所體會到的箇中三味,如今她毫不吝嗇地願意提出來和讀者分享,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和學習。
原來生活也有知識  ◎文/洪明洲(中國文化大學產學合作中心主任)

  我們每天都在上網,很多工作也都上網完成,坊間也很多書教我們如何上網獲取資訊或知識,但很少書像這本一樣,敢從資訊科技角度,教我們有系統地建構知識,提升個人「數倍」生產力。

  勝間和代被譽為女,這一稱號給予我比較兩人的興趣,從兩人身上所散發的對比,讓我們對「新-舊知識經濟、男性-女性、東方-西方」有更深入的瞭解。

  首先,在講究順服、謙讓日本社會,兩人都很特立獨行,屬於標新立異、敢於挑戰傳統的異類。兩人都深受職場工作經驗的影響,特別在麥肯錫或外商的磨鍊。兩人非常敢於表現自己:喜歡將自己的學習心得經驗赤裸裸地發表,毫不保留。兩人也都掌握到新知識經濟時代下工作與生活的秘訣:運用網路或傳播媒體(包括書籍出版),大量製造知識,開創具有個人高知名度的事業。

  舊知識經濟時代人們主要靠工廠生產與街頭商店買賣致富,新知識經濟時代的重心在媒體(網路),必須用全新的思維來經營自己,才能大幅提升個人生產力。但是很多人的習慣還停留在舊經濟時代,不會利用網路平台來「工作」,也欠缺利用資訊科技來創造知識價值的技能,所以,生產力無法倍數提升,這是勝間和代與大前研一兩人大力倡導的「知識」:如何藉助資訊科技來提升生產力,進而累積個人財富,他們兩人也都因此致富。

  我個人曾為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寫過一篇「臭屁的大前研一,永遠的顧問師」導讀,那篇導讀很多對大前研一的觀察,也可以適用於勝間和代:兩人都有敏銳洞察力,都深諳麥肯錫模式的思考,能對人云亦云的觀點發出振聾啟瞶的警鐘,也因此兩人都很「臭屁」,喜歡拿自己的經驗來教導別人。不過,源於「男性-女性」的差異,兩人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勝間和代是傑出女性,育有三女,身兼母職。在男人主宰的職場世界要出人頭地,需要更多的智慧、搏鬥與掙扎。所以,勝間和代的體驗有大前研一缺乏的細膩,她的思想更根植於現實,沒有大前研一的高調與宏觀。這本書充分顯露她從自己的生活細節理出很多創新的事業經營之道,而大前研一的著作多數取自擔任大企業、大機構的顧問經驗,很多題材不是凡夫俗子能夠消化的。

  例如在應用麥肯錫傳授的金字塔結構與MECE的思考技術方面,大前研一會以挽救日本經濟的重建計畫為例,提出恢弘建言,並大肆批評日本官僚政府的僵固、迂腐,他的書充滿男性主義的憤世嫉俗、憂國憂民,也展現男人當家的霸道。相對的,勝間和代的書較為入世,她會舉出日常生活中應用麥肯錫思考技術的經驗,從中理出己利利人的方法。她的經驗很多都是個人讀書、學習英文、說話溝通、減肥等生活小故事,勝間和代將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擴張到理財、創業、網站等知識產業的經營之道,一般人較容易心領神會。

  我曾說大前研一是日本的怪胎,他的思考有日本人的細密深沉,也有西方人的系統周延,兩者構成新知識經濟時代的最佳優勢組合,勝間和代似乎也有這樣混合。對於同受東方文化影響的華人而言,我們很需要這種組合,它讓我們不會陷在細密深沉的泥沼中,以更周延的思考來立足於資訊爆炸的社會,不斷反饋自省,才能提升自我。這本書最可貴的是,它不僅教我觀念,更教我們技能──特別是上網搜尋與整合知識的技能,使我們在茫茫「網海」中找到知識,這是大前研一比較難告訴我們的。

作者資料

勝間和代

一九六八年生於東京。育有三女。 現為經濟評論家、註冊會計師、日本內閣府男女共同參與計畫「工作與生活調和相關專門調查委員會」專任委員、日本總務省「ICT成長力懇談會」會員、「監查與分析」金融調查有限公司負責人。 出生於東京,經濟評論家(兼公認會計師)。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商學系。早稻田大學財務金融MBA。目前正就讀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博士後期課程。 十九歲時通過公認會計師複試(當時是史上最年輕)。二十一歲生下長女。在學期間開始服務於監察法人,但由於身母職造成工作不便,轉職至外資企業。其後,歷經安德信(會計師)、麥肯錫(策略顧問)、大通銀行與JP摩根證券(交易員、證券分析師)的工作,獨立為經濟評論家。在十六年間將年薪提高為十倍。尤其長於會計、金融與少子化、工作生活均衡的問題。 獲得許多海外媒體報導,包括《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美國《商業周刊》等媒體在內。 2005年獲得《華爾街日報》選為「全球最值得矚目的五十位女性」之一 2006年以史上最年輕的身份獲頒雅芳女性大賞。 2008年獲得日本第一屆Best mother(經濟部門)獎。 著有《輕鬆增加十倍年收入學習法》《輕鬆增加十倍年收入時間投資法》、《麥肯鍚組織的進化》、《錢不要存銀行》(商周出版)、《利益方程式》(商周出版預定2009年底出版)等暢銷書。

基本資料

作者:勝間和代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新商周叢書 出版日期:2009-05-07 ISBN:9789866472350 城邦書號:BW0307C 規格:穿線膠裝 / 單色 / 30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