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我可以這樣改變人生:佛子行三十七頌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心靈的寶典,能改變你的內心和念頭,使之成為良善與寬容,只要照著練習,自我強烈剛硬的個性會逐漸獲得改善。 改變內在,外在的一切自然跟著轉變,任何事都能成為善緣,這樣的進步勝過任何世俗的財富。 《佛子行三十七頌》是藏傳佛教所推崇並修持的基本課程,將佛陀的教言及論典的思想要點集合在一起,清楚羅列佛子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事情,並教導我們以慈悲心來對治自心貪、瞋、癡三毒的煩惱。每個佛子在進入佛學院之初,皆需熟背《佛子行三十七頌》,作為學習一切佛法的基礎。 譬如當心中生起憤怒的情緒時,《佛子行三十七頌》教導我們「修忍辱是佛子行」,引導我們從利他的角度出發,發自內心生起慈悲心,則一切障礙自然消解。 堪布慈囊仁波切藉由闡釋《佛子行三十七頌》,把諸佛菩薩主要的實修方法以及發菩提心的重要性,以淺顯扼要、清楚明晰的文字,完整無誤地做了一個開示,可以當作我們一生修持的精要,當內心生起任何糾結複雜的情緒時,只要能思維誦文的意思,並如實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將猶如一把利劍,為我們淨除此生一切障難,並種下來生美好良善的種子。

內文試閱

*生氣時的修持法


頌二十 若未降除內瞋敵,外敵雖伏旋增盛,
    故應速以慈悲軍,降伏自心佛子行。

  這是將瞋恨轉為道用。此頌文中提到:當遇到讓我非常憤怒的敵人時,要怎麼才能消滅他呢?其實不要想去消滅外面的仇人,而是要先消滅自己內心的瞋恨,因為瞋恨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我們要想一想:內心瞋恨的仇敵是從何而來?首先我有一個冤家路窄的仇敵,因為他傷害了我,所以我很討厭他,一旦內心產生憤怒後,就會想消滅敵人。我們若好好分析,會發現首先應該消滅的是自己內心的憤怒。如果重點不放在消滅瞋恨這個頑固的敵人,而只想要消滅外在的敵人,那麼不管外在敵人消滅了多少,都只會愈來愈多,而不會減少。

  《入菩薩行論》中說:「悖逆有情等虛空,何能一一皆折伏?但能摧自忿恚心,一切怨敵皆調伏。」頑劣的眾生遍滿虛空,想要一一消滅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夠滅除心中的憤怒,雖然消滅的敵人只有一個,卻等於消滅了所有的敵人。

  一樣的道理,舉例來說,《入菩薩行論》中說:「欲持廣皮覆大地,爾許皮革何可得?但敷皮革襯富羅,大地無處不普覆。」如果想要在遍滿荊棘的大地蓋上整件牛皮,怎麼可能做得到呢?但是如果用牛皮做成一雙皮鞋,穿在腳上走路,也就等於是蓋住整個荊棘大地了。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消滅外在的敵人,不如先想辦法消滅內心的仇敵。我們經常提到「敵人」,「敵人」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讓我的內心非常憤怒的人!如果我絲毫沒有憤怒的話,那麼對方就不能算是我的仇敵了。因此就諸佛、菩薩來說,他們沒有敵人,原因正是他們沒有瞋恨之心。除此之外,如果從外在環境來看,即使是諸佛、菩薩,也有很多人會毀謗、批評、傷害祂們,可是這些人對佛或菩薩來說算不算是敵人呢?對佛、菩薩來說,他們只是朋友,是幫助自己成就菩提道、菩提果位的幫助者,正是依靠他們,自己才能修安忍,也才能轉惡緣為菩提道。由於這些惡緣、痛苦對我們的迫害、傷殘,我們的安忍等各種功德才能不斷地進步,因此才能成就佛果。所以,這些批評、傷害者對佛、菩薩來說,只是助緣,而不是仇敵。因為佛、菩薩的內心沒有瞋恨,所以沒有敵人。

  那麼,要如何消滅瞋恨呢?要依靠慈心、悲心的軍隊。如果產生了慈心、悲心,就好像擁有百萬雄兵一樣,自然能夠消滅瞋恨,因此觀修慈心、悲心非常重要。一般來說,什麼是慈心?就是心中思惟、憐憫眾生,產生希望眾生獲得快樂的心。如果我再三地觀修慈心,生起強烈希望他人得到快樂的想法,對他人就不會產生憤怒,憤怒之心當然會不斷地減少。

  如何對治憤怒呢?所謂「瞋恨」,是一種想要傷害對方的心,其反面就是利他之心,也就是希望他人得到快樂的想法。如果利他的想法非常強烈,相對的,傷害之心就會慢慢消失。一個是應斷除的行為,一個是對治法:如果所應斷的力量很強,對治的力量就弱;如果對治的力量很強,則所應斷的力量就會非常薄弱。

  「悲心」是緣於眾生受到痛苦而產生希望他們能遠離痛苦的想法,也就是願眾生離開痛苦之心。佛教有所謂「得樂之慈,離苦之悲」的說法──希望眾生得到快樂就是慈心,希望眾生離開痛苦即是悲心。如果能夠不斷觀修慈心、悲心,使其力量愈來愈強,那麼以生氣為主的煩惱自然就會減弱,甚至消失。

*貪心時的修持法


頌二十一 三界欲樂如鹽水,渴求轉增無饜足,
     於諸能生貪著物,即刻捨離佛子行。

  這個偈頌是在講我們應該如何將貪念轉為道用。前兩句的意思是:我們的內心對五妙欲的享樂,不管享用了多少都不滿足,貪戀之心可能會愈來愈強烈。舉例而言,海水是含有鹽巴的水,口渴時如果喝了有鹽巴的水,不僅不能止渴,反而會更加口渴。因此,色、聲、香、味、觸的享樂,不僅不能帶給我們真實的快樂,反而會令我們不滿足,貪戀的心更加強烈。例如我們愈貪戀一個色法、美好的對境,便愈會去追求色法並享用這個對境,內心的煩惱、貪戀與執著就會愈來愈強烈。其他方面也是相同的道理,例如我們對聲音、氣味、滋味、觸覺等五妙欲會有需求,但在享用之後反而會增加煩惱,渴求之心更加強烈。既然如此,該如何滅除對五妙欲的貪戀、執著呢?這就是頌文中提到的:「於諸能生貪著物,即刻捨離佛子行。」對於色、聲、香、味、觸這些讓我們產生貪戀、執著的對境,在產生的那一刻便應該運用對治的法門立即消滅。

  如果在貪戀、執著的對境一產生時沒有立刻淨除,反而放任它,就只會增加更多的煩惱,一旦煩惱的力量增強之後,即使運用再多的對治法門也沒有用了。為什麼呢?因為煩惱的力量已經很強了,相對的,對治的力量就很薄弱,已經無法對抗強大的煩惱了。

  內心因為執取色、聲、香、味、觸的對境,所以產生貪戀,當此煩惱慢慢增強後,會引發其他煩惱。例如,貪戀之心會引發瞋恨心、嫉妒心,連帶使得傲慢心也很強烈。因此當我們對五妙欲之境界產生貪戀心的煩惱時,要慢慢地把這些煩惱滅除,這點非常重要。雖然我們無法立刻消滅所有的貪心,但一定要逐漸減少它們的力量。要好好想一想:貪戀之心的過失是什麼?是應該斷除的嗎?對治的法門是什麼?為什麼運用對治法門比較好?當我們一一思惟這些問題時,也就逐漸削弱了貪戀心的強度。可是如果放任自己不去重視這些問題,煩惱便會隨著我們對五妙欲的享用而愈來愈強烈,進而引發嫉妒、瞋恨、傲慢等五毒煩惱,然後造作許多不善業,使得這輩子遇到很多痛苦,而且下一輩子還會遭遇更嚴厲的困難!所以當貪戀之心生起時,應當覺知到這是不好的,必須慢慢減少,這樣才是菩薩的行為。

  當貪戀生起時,如果能夠運用對治的法門予以削弱,而且內心對治力量很強的話,貪戀之心就不會對自己造成太大傷害。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已經從煩惱中解脫,不再受到煩惱的控制,擁有自主的能力了。相反的,如果沒有善加分析以辨識煩惱,慢慢地煩惱的力量就會愈來愈強烈,自身就會受到煩惱的控制而不能自主了,這樣一來,我們的身、語、意三門都變成了煩惱的僕役,將來一定會遭遇很多痛苦。

  現在許多社會上的問題,例如青年男女因為相愛而引發許多社會新聞,就是因為內心的煩惱已經超過自己所能控制的範圍。對凡夫而言,適可而止、知足常樂是非常重要的。要控制自心的煩惱,不可讓煩惱無止盡地擴大。凡夫的內心一定有煩惱,也會產生貪戀之心,但是若不能由自己來控制煩惱,就反而會受到煩惱的控制了。當相愛的人被煩惱所控制後,可能因為我愛對方而對方背叛我,就想殺了他或自殺,導致令人遺憾的後果。首先,他們的想法都是我愛對方,這便是希望自己能從對方那裡得到五妙欲的享樂。只要是凡夫,無可避免的會有煩惱,但自己一定要有掌控煩惱的能力,否則一旦讓煩惱控制了自心,不但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悲慘後果。

  現在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問題,都起因於內心的煩惱強烈得超過了自己能控制的範圍。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完全杜絕煩惱,但是一定要給煩惱適當的拘束,不能讓它毫無限制的擴大。所以對凡夫俗子來講,對於外在事物色、聲、香、味、觸的享樂,或是所得到的錢財、受用的物品,或者自己喜愛的人,能夠知足常樂是很重要的,必須適可而止地追求。如果不知足、不滿足,就會導致煩惱愈來愈強烈,也就無法自主地去享樂了。如果我們對於欲樂不能知足,無法掌控,慢慢地,貪戀之心會愈來愈強烈,自身就會受煩惱所控制而痛苦。我們看到很多年輕的男女、情侶們都是這樣,無法吃、無法睡,不能認真工作和讀書,好像瘋子一樣,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總之,會遭遇到很多不吉祥、痛苦與疾病,都是因為不知足所致。若是適當的享樂,並不會帶給自己太大的痛苦和災難;但若不知足,終日只知追求享樂的話,就很危險了。

  龍樹菩薩曾經引用釋迦牟尼佛所講過的句子,他提到:「人天導師說:『所有財富中,知足最殊勝。』」一個人如果能知足,就是天下的大富翁,是最富貴的人。所以財富中最殊勝的,就是知足。對於外在的受用、物品、錢財,我們必須有少欲知足的想法。除此之外,對於色、聲、香、味、觸等享樂的貪戀、執著,也應加以約束,適可而止,這樣才能長久保有這些外在事物,我們也不會受到傷害。因此,對於貪戀、執著的對境要立刻去除貪心,這才是佛子行。當煩惱生起時,要立刻想到對治煩惱的法門是什麼,再應用這個法門滅除煩惱。如果能夠減少煩惱,在沒有貪戀之心的情況下,順著五妙欲的享用,我們的身心就能產生利益,不會造成傷害。

作者資料

堪布慈囊仁波切

仁波切於1967年蓮師殊勝日誕生,出生當天出現了一些吉祥的瑞相。 13歲出家開始修學佛法,在成就者堪布噶瑪策滇仁波切,尊貴的泰錫度仁波切、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等二十多位善知識處數年精勤努力學習顯密佛法,自此成為顯密經論解行具足的大學者,是一位具格的上師,也是一位作家。 年輕時即經過三年三個月的閉關實修,閒暇之餘喜歡在各聖地閉關和朝聖。熱愛學習研究南、北傳等各教派之教義,更希望推動三大傳承互相交流融合與團結。 仁波切在東、西方國家等世界各地弘揚佛法,並任菩提三乘林等世界各地般若林佛學會的住持,且為現任印度智慧林佛學院院長,講經弘法近20年,培育了許多能弘揚佛法之眾多僧俗人才。 仁波切在青藏高原創辦了慈智學校協助當地文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並長期推動慈善與關愛,以佛法教育淨化人心、貢獻社會,不遺餘力。 相關著作:《三主要道論: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如何修觀音:改變命運、定慧歡喜得自在》《最勇敢的女性菩薩:綠度母》

基本資料

作者:堪布慈囊仁波切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書系:善知識系列 出版日期:2008-07-22 ISBN:9789867884848 城邦書號:JB0049 規格:膠裝 / 雙色 / 224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