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其他藝術
蘇富比超級拍賣師:在訃聞尋找商機、從八卦掌握客戶,一窺千萬美元一槌入袋的藝術品拍賣場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由拍賣師親自揭露藝術拍賣秘辛中文版首次面市 ◆收錄20餘張名人珍貴相片,包括: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莎拉.潔西卡.帕克…… ◆《慾望城市》女主角 莎拉.潔西卡.帕克、《出版人週刊》、《柯克斯書評》等一致推薦 「西蒙擁有無人能及的充沛活力,他將拍賣行從交易市場變成了搖滾舞台。」 ——《慾望城市》女主角 莎拉.潔西卡.帕克 他是第一個在蘇聯鐵幕舉辦拍賣會的拍賣師、 第一個將平價大眾商品帶進拍賣會的拍賣師、 第一個站著拍賣的拍賣師、 第一個橫跨歐美亞洲的拍賣師…… 曾是蘇富比拍賣行歐洲區主席的超級拍賣師西蒙.德.普里, 藉由親身的第一手經歷,引領讀者踏進高深莫測的藝術拍賣世界。 西蒙雖不是藝術家,在藝術界卻是手屈一指的人物,他曾是蘇富比拍賣行歐洲區主席,其後創立菲利普斯拍賣行,現於倫敦為世界各地的重要藝術收藏家提供顧問服務。 擁有貴族頭銜的西蒙,散發著瑞士銀行家的尊貴氣質,他勇於顛覆傳統,於拍賣台上的表現為他贏得「拍賣界的米克.傑格」(滾石樂團主唱)稱號。西蒙向來致力把藝術帶向大眾,企圖破除高端與低端藝術的分野,他就像個吹笛人,吸引電影明星、音樂家、運動員、基金經理人一同與億萬富豪競標優秀的藝術品,並期盼全世界的人都能關注藝術。 這是一部充滿懸疑、奢華、異國風情的真實冒險故事,書中提及的名人數量遠勝安迪.沃荷的私人日記。同時本書不僅傳授購買藝術品及參與拍賣會競標的心法,亦揭開藝術買賣光鮮表面下骯髒齷齪的現實,對收藏家或喜愛逛畫廊的美術愛好者來說,更是一本極為出色的指南書。 【名家推薦】 李玉瑛/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副教授 高子衿/《典藏.今藝術》雜誌總編輯 陸潔民/畫廊協會資深顧問、藝術品拍賣官 陳碧真/景薰樓國際藝術拍賣公司董事長 陳冠宇/收藏家與藝術顧問 黃子佼/多媒體跨界王 趙琍/誠品畫廊執行總監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各界讚譽】 「身為一位拍賣官,西蒙.德.普里是位完美的表演者與推銷員;商場上面對收藏家與合作夥伴,他搖身一變,成為了精明且成功的商人;而面對藝術作品與藝術家時,他又是一位擁有犀利眼光的評論者與收藏家;西蒙就像一個充滿熱情的藝術家,時有計畫時又跳脫框架,率性地揮灑他的人生畫布。 「任何當代藝術的從業人員、收藏家與愛好者,皆可透過這本書一窺西蒙的事業、生活與對藝術真摯的熱誠!」 ——收藏家與藝術顧問 陳冠宇 「身為貴族後裔的西蒙.德.普里,來自於萊茵河流經的一個瑞士小城巴塞爾,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美術館於此建立,同時也是全球頂級藝術博覽會的發源地,文化與財富得以完美交匯,正如同後來他所全力投入的藝術拍賣世界一般。一位親近的友人稱他為『彼得潘』,因為普里兼具冒險、多變且又永遠充滿活力的個人特質,而在此本自傳中,普里則試圖展現交易市場卓越的生命力,以及關於藝術收藏,『一旦你踏出第一步,從此就會著迷上癮』的非凡迷人之處。」 ——《典藏.今藝術》雜誌總編輯 高子衿 「西蒙擁有無人能及的充沛活力,他將拍賣行從交易市場變成了搖滾舞台。」 ——《慾望城市》女主角 莎拉.潔西卡.帕克 「知名拍賣師暨藝術經紀商西蒙.德.普里的這本自傳著實令人眼界大開。他生花妙筆記述個人輝煌的職業生涯,如實呈現當今火熱的藝術市場現況,並揭露是哪一小群富人和權勢菁英在購買、出讓及收藏全球最昂貴的藝術品 ……他以趣味盎然的視角帶我們一窺藝術家、收藏家和藝術經紀商的世界;在那裡,拍賣槌的呼喚,是德.普里靈魂裡『野性的呼喚』。」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聞名全球的拍賣師西蒙.德.普里在這部自傳裡栩栩描繪了浪漫的奢華生活;如此令人目眩神迷、充滿詩意、滑稽、荒謬……作者盡展他在拍賣台上口若懸河的拿手絕活,全書筆調活潑明快、虎虎生風。」 ——ArtNet新聞 「藝術市場上天價遊戲背後的大亨、搖滾明星和貴族名流的秘聞盡在本書中。西蒙.德.普里在藝術圈內人有拍賣界素有『米克傑格』的稱號……他每每將拍賣會變成活力四射的運動會,因此聲名鵲起。他是一位善於舞台表演的推銷高手。」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 「知名拍賣師德.普里在這本自傳裡信手捻來超級有錢人的八卦、流言與軼事……毫無顧忌地指名道姓,暢談全球前百分之一富人的花邊趣聞。然而,本書也是關於一個熱愛自己事業的男人如何全心奉獻於其中的故事,他在噴射機時代以前即繞著全球跑……讓人樂在其中的一本書,讀者彷彿也身歷其境地遊走於上流世界。」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可用來描述西蒙.德.普里的頭銜、角色多不勝數:拍賣師、策展人、藝術經紀商、DJ、電視實境秀明星、以飛機為家的名流人士;英國BBC的一部紀錄片稱他為藝術拍賣界的『米克.傑格』,是一個『手執黃金槌的男人』。一位友人以『彼得潘』來形容他—活潑、熱愛冒險、永遠青春洋溢,正是是他的寫照。」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採訪

目錄

謝詞  第一章 我的裸體畫像  第二章 當代藝術熱  第三章 藝術之都  第四章 藝術家  第五章 學徒生涯  第六章 倫敦召喚  第七章 我的榜樣  第八章 拍賣行龍虎鬥  第九章 摩納哥的西蒙  第十章 前進日內瓦  第十一章 皇家規格的追求術 第十二章 伯爵與我 第十三章 男爵的快樂妻子們;一位收藏家的養成之路 第十四章 外交陰謀  第十五章 一槌在手  第十六章 敵對陣營  第十七章 女人們 第十八章 我的那些寡頭巨富朋友  第十九章 「攀龍附鳳」 第二十章 先鋒者 

內文試閱

  那是一九八八年初,我已到機場準備返家,才黯然發現自己把護照遺忘在飯店櫃臺。男爵從不等人,他把我留在機場,吩咐我取回護照後再自行搭商業班機回去。隨行的文化部官員好心載我回市區,在路上,我向他建議,如果在莫斯科舉行一場藝術品拍賣會,應該會很振奮人心。畢竟從沙皇時期以來就不曾有過這類活動。令我驚訝的是,文化部官員也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點子。當然,他不知道我做起事來有多瘋狂。      他說:「再研究看看。」此前不久,我也曾到莫斯科一遊,陪同朋友保羅.喬勒(Paul Jolles,雀巢〔Nestlé)前總裁,亦是往來全球各地搜尋藝術品的獵犬)到幾處祕密工作室拜訪幾位「非官方」(但日後都享譽全球)的藝術家:埃里克.布拉托夫(Erik Bulatov)、伊利亞.卡巴科夫(Ilya Kabakov)、奧列格.瓦西里耶夫(Oleg Vassiliev)。這種祕密結社的地下藝術,通常隱身在莫斯科郊區那片宛如孟買或加爾各答的貧民窟,以某幢破敗、簡陋的農舍為據點。但那些工作室是蘇聯境內唯一創作出藝術——真正藝術——的地方。畢竟所謂的「官方」藝術,能讓一個人晉身到「藝術家聯盟」的作品,都是國家核准的黨宣品,諸如列寧半身像、史達林肖像、描繪幸福工人和幸福農場的畫作。一切都是假的,而無所不能的蘇聯不久後也將暴露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真相。不過,唯有官方藝術家能夠獲得畫材供應,包括顏料、畫筆、畫布,任何創作所需的東西,而且還有報酬可拿。非官方藝術家則一無所有,在往昔控管更森嚴的年代,甚至會遭到射殺。他們曾在森林裡舉行了一場反官方展覽,蘇聯共產黨和KGB發現後馬上剷平現場。若在史達林時期,這些藝術家會被歸類為「非人」。      我醞釀許久的想法是把這些藝術家帶到光天化日之下,領他們進入收藏圈。我見過他們;他們的作品非常出色,能吸引真正的收藏家——那些沒有意識形態窠臼的人。我在回飯店的漫長車程中,不小心脫口而出心底的計畫時,還以為文化部官員會打我槍,說不定乾脆射殺我,沒想到他說再研究看看,我意識到蘇聯確實在改變;改革和開放不僅僅是政令宣傳,而是反映了蘇聯冰山確實在逐漸融解。      等我回到紐約,向上司提出這個拍賣計畫,我其實不太樂觀,畢竟有物流問題要解決,又缺乏顯而易見的獲利。當時蘇聯還沒有家財萬貫的寡頭,還不存在私人財產,我們若是拍賣非官方藝術品,蘇聯當地有誰會購買呢?那裡沒有錢。不過,有蘇聯血統的陶博曼,以及沒有任何一點蘇聯血液的田納西州好男孩安斯利,兩個人都支持鼓勵我;他們批准了我的進軍鐵幕計畫。事實上,擁有哈佛MBA資歷的安斯利,看到這項計畫的巨大宣傳價值:蘇富比將成為全球首家進入蘇聯的拍賣公司。佳士得,接招吧!      最後成果堪稱是史詩級的巨作。我們的拍賣會納入蘇聯前衛藝術家,諸如羅德琴柯(Rodchenko)、斯特潘諾娃(Stepanova)、烏東薩瓦(Udaltsova)等人的作品,以便展現新秀藝術家崛起的歷史脈絡,比如新人卡巴科夫是一位飽受壓迫的猶太裔藝術家,他必須替「官方」兒童書籍繪製插圖才勉強得以維生。我們在紐約和倫敦舉行了預展,也替藏家安排前往莫斯科的包機,畢竟沒有他們的金錢投入,不可能有一場真正的拍賣會。我們邀集了七十五位富豪,多數來自歐洲和美國,也邀請了眾多媒體到場採訪(好萊塢任何一場名人婚禮或離婚記者會所吸引的媒體都沒有我們多)。會場選在蘇文聖塔國際飯店(Sovintsentr,一家頗有凱悅中庭酒店風格的飯店),那裡只有外國遊客能出入,多數蘇聯人都不得進入。      我主持了蘇文聖塔國際飯店的這場拍賣會。我很緊張,誰不會呢?臺下有三千人。我走上拍賣臺時,可以看到電話競標臺還未接上線,我所有同事都在瘋狂撥號,但徒勞無功。這就像一段走上斷頭臺的漫漫長路,但是,就在鍘刀即將落下的瞬間,我看到「接線生」們一臉喜色。拍賣就要開始的這一剎那,電話總算通了;莫斯科的奇蹟!蘇聯隨處都有伏特加,可喝來壯膽,我主持拍賣時通常會保持清醒,但這次稍微「入境隨俗」似乎也不壞。一般來說,藝術家不會參加拍賣會,因為害怕聽到壞消息,但是對於這場拍賣的蘇聯藝術家來說,這是他們初亮相的一場盛會。每賣出一幅畫,他們就會跳起來互相擁抱道賀,非常有社會主義精神;人人都是贏家。回顧我的職業生涯,僅有這次的拍賣會上,觀眾會在每一次落槌後熱情鼓掌。那樣的掌聲讓整個會場沸騰到極點,我從來不曾有過類似的經驗,以後也不再有過。      我在那個拍賣臺上,自覺有點像列寧,正在重新分配財富。那種感覺非常強烈,不只是單純的刺激感(我每次主持拍賣,腎上腺素都會飆升),而是我喜歡看到那些蘇聯人嚴厲冷峻的臉龐浮現笑容;我也喜歡主持拍賣,脫離雷納的影子,將他招搖浮誇的風格去蕪存菁,加一點馬里昂那種西部佬的自我感覺良好,再加一點威爾森正宗的英式冷靜,身為蘇富比的拍賣師,我設法集各家大成,盡力發揮所能。      這些蘇聯藝術家至今生活艱苦,但是拜這次拍賣會之賜,他們生平第一次靠作品賺了錢,而且是比他們夢想中更多的錢。其中一位藝術家格里夏.布拉斯金(Grisha Bruskin)掉了眼鏡,我落槌成交後,發現他正趴在地上找。他妻子勸他:「格里夏,別像個傻瓜一樣,別找了,你愛買多少眼鏡都可以,你現在有錢了。」他的作品剛以四十多萬美元(約臺幣一千兩百萬)成交。我們當初的估價只有一萬兩千美元(約臺幣三十六萬),而且已是樂觀估計。從此處可以預見接下來數十年藝術品的投資狂潮。「格里夏,別找了,起來,你是有錢人了。」他妻子繼續苦口婆心勸他。格里夏仍趴在地上找,他大概覺得一切好得不像真的。      布拉斯金不是當晚唯一一個成為紅星的非官方藝術家,另一位是伊戈爾.科格史恩斯基(Igor Kopystiansky)。拍賣前,一位美國藏家曾到科格史恩斯基的工作室參觀,他拿一幅畫想交換收藏家脖子上那一架看似珍貴的頂級Nikon相機。相機價值約兩千五百美元(約臺幣七萬五千),對藝術家來說是很大一筆錢,但收藏家拒絕了。在拍賣會上,科格史恩斯基原本想交換的那幅畫拍出將近七萬五千美元(約臺幣兩百二十五萬)。買家是誰?是艾爾頓.強。那天晚上,那位美國藏家肯定悔不當初,再烈的伏特加也消解不了他心頭的悔恨吧。      布拉斯金那晚為何不願放棄尋找眼鏡,硬是待在地板上不願起身,答案很快就揭曉了。所有的拍賣收入,將近兩百萬美元(約臺幣六千萬),是由蘇聯文化部代為分發給藝術家,但他們從來沒有拿到半毛錢。算了,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蘇聯有誰能拿到報酬呢?然而,蘇聯畫家寫了很多信抗議,原本做為良好公關宣傳的這場拍賣,很有可能反過來給予蘇富比沉重一擊。最終得靠柴契爾夫人出馬扭轉局面。她的前藝術部長高里勛爵向她抱怨蘇聯說話不算話,而當時戈巴契夫正準備前來倫敦會見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讓他知道,她非常看不慣蘇聯的惡行。於是戈巴契夫抵達前一天,蘇富比接到通知,每個藝術家都已拿到應得的款項。除了金錢收入,該場拍賣會也堪稱蘇聯文化史上的重要轉捩點。不久以後,箝制藝術的「藝術家聯盟」解體,共產主義也垮臺,「非官方」畫家總算能夠購買畫材,自由地旅行,其中一些人還成為享譽全球的明星。      在蘇聯的這場拍賣不僅為該國藝術界帶來變革,也徹底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我迅速累積出名聲,主持的拍賣會也被賦予神祕光環。整個世界都進入公關宣傳時代,而且毫無趨緩的跡象(猶如卡達夏家族〔Kardashians〕崛起的速度),我恰巧在對的位置,擁有對的媒介。      ◆      我剛完成莫斯科的那場拍賣會,奠定我「鐵幕拍賣專家」的聲名。於是,二十世紀一位頂尖收藏家的孫輩連絡我,看我是否能幫他們在蘇聯找到家族遺失的一批藏品,並協助他們要回來。該位收藏家是德國保險業大亨奧托.蓋斯騰伯格(Otto Gerstenberg),在希特勒尚未掌權的年代,他相當於德國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m Pierpont Morgan)。他收藏裡的亮點是一幅竇加一八七五年的傑作〈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當戰爭陰影逐漸籠罩德國,並非猶太人的蓋斯騰伯格求助柏林國家畫廊代為保管他的藝術收藏,以免遭到轟炸或其他危險。國家畫廊接下重任後,又緊張兮兮地把所有藝術品存放在柏林動物園附近一座安全的地下碉堡。但戰事結束後,所有畫作不翼而飛,碉堡所在的東柏林當時是由蘇聯掌控,官方的說法是,該處碉堡遭遇祝融,所有畫作悉數燒毀。      蓋斯騰伯格的繼承人,分別在漢堡和慕尼黑經商的迪特.沙爾夫(Dieter Scharf)和沃特.沙爾夫(Walter Scharf)懷疑藝術品還在,是蘇聯將它們當作戰利品掠走了。六旬開外的沙爾夫兄弟在一九八六年初次找我商談,希望我能幫忙找出消失藝術品的真相。他們給了我一份長長的藏品清單,有多幅哥雅、雷諾瓦、畢卡索和竇加,這是一份誘人的清單,於是我開始尋寶。我還拿到一本厚厚的畫作照片集,那些黑白老照片都帶著歲月的痕跡,但卻是我能憑藉的唯一證據。我為提森男爵工作時,結識了冬宮博物館的波里斯.皮亞托夫斯基,以及普希金博物館的安東諾娃女士,我去拜訪他們,想探聽一點訊息。但兩人對我百般敷衍,宣稱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因為這是子虛烏有的事。他們一再強調蓋斯騰伯格的收藏已遭焚毀。我沒有死心,找上文化部秀出這份清單,也就此播下長期奮戰的種子。波里斯於一九九○年去世後不久,我接到他兒子米金的來電。「奇蹟出現了!」他告訴我,並邀請我帶著沙爾夫兄弟前往聖彼得堡。      為了面對可能揭露的重大真相,沙爾夫兄弟不僅帶上他們的家人,也讓頂尖畫商丹尼爾.威爾頓斯坦的花花公子兒子艾力克(Alec Wildenstein)隨行。該位畫商一直試圖和沙爾夫兄弟談定交易,如果真能找到遺失的收藏品,他打算買下一批。不過比起畫作,艾力克對蘇聯的美女更感興趣。他夜夜笙歌,玩得非常起勁,以致有次談判時,他趴倒在桌上不醒人事(想必是伏特加、魚子醬的威力)。      我們抵達聖彼得斯堡(原名是列寧格勒)後,第一站即是米金.皮亞托夫斯基的辦公室。他父親的書桌後方原本掛著列寧肖像,現在已換成凱薩琳女皇畫像。很顯然,共產主義已死!女皇萬歲!米金帶我們逛了一圈冬宮博物館,他的解說非常精采。我們最後來到一間華麗大廳,中央立著一個背對著我們的畫架。我們走到前面,就是這個!那幅消失的竇加。畫作後面的貼條記載著沙爾夫兄弟的祖母在柏林的地址。兩兄弟看來不像是輕易掉淚的人,但在此刻,他們激動地痛哭起來。      米金帶我們去另一間寶庫。那裡有更多的畫作,幾幅畢卡索水彩畫是那麼清新亮麗,彷彿是前一日剛完工一樣,而這是因為它們已有四十年不見天日。我覺得自己就像是印第安納.瓊斯,找到了失落的珍寶。我逼問米金:「這是怎麼回事?」他說:「我不知道。我們剛剛發現這些畫,我才剛上任。」他因為父親去世才接手博物館,就算他否認知情倒也合情合理。      米金對我們親切有禮,到了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館,安東諾娃女士卻依然遲疑又語帶保留。畫作從德國被移往莫斯科的那個年代,年輕的她是駐德國的政治委員。據傳,負責把焚毀畫作從疑似遭祝融的地下碉堡移出,再祕密運送到莫斯科的人正是安東諾娃,但她一概否認。同樣地,普希金博物館也才剛找到蓋斯騰伯格的收藏品,有哥雅、杜米埃(Daumier)和其他畫家的作品。總之,又是一次「無從解釋」、天外飛來的神蹟。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讓藝術品回到沙爾夫兄弟手中。蘇聯人不會讓步,這些藝術品若在私人博物館找到是一回事,但是在公共博物館裡發現,又是另一回事。在蘇聯人看來,這些藝術品理所當然屬於他們所有,這是對抗納粹、損失了上億人口以後應得的戰利品。偷走蓋斯騰伯格收藏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希特勒和戈林,希特勒和史達林之間可沒有產權繼承關係。所幸沙爾夫兄弟很有耐心,所有藝術品安然無恙,沒有毀壞,已讓他們喜出望外。      米金.皮亞托夫斯基與沙爾夫兄弟就畫作的事,開誠布公地進行了商談。沙爾夫兄弟非常感謝蘇聯人精心照顧這些藝術品,他們提議讓蘇聯保留其中一半,至於沙爾夫擁有的這一半,日後他們若有意出售,可以提供蘇聯優惠價格。東、西方經歷了長久冷戰之後,這些友好的討論可說為文化外交開啟了新的一頁。只可惜隨著普丁(Vladimir Putin)在二○○○年上臺,俄羅斯國會回歸強硬路線,通過了一部非常嚴苛的法律。根據此法,從納粹德國取得的藝術品歸俄羅斯所有,俄羅斯是那些藝術品唯一的主人。真心熱愛藝術,不僅僅是爭取所有權的沙爾夫兄弟,倒是能理解俄羅斯的立場。      這對兄弟就和海里一樣,樂於跟全世界分享他們擁有的藝術品。米金於一九九五年在冬宮博物館舉辦的展覽已足以讓他們欣慰,該場展覽展出蓋斯騰伯格收藏裡的七十五幅法國繪畫作品,造成極大轟動。展覽名稱為「遺失的寶藏重見天日」,但全球多數媒體報導的基調都是「遭掠奪的戰利品大曝光」,以抗議俄羅斯人拒絕將價值數億美元的畫作交還給真正主人。我很開心能出一分力,讓這批藝術收藏重見天日,從而激發出相關的辯論,雖然此一重要議題的解決之道至今仍無定論。普丁掌權已經澆熄我們所有希望,但是畢竟還有米金這樣講道理的人,我們仍能期待有朝一日,俄羅斯會將沒收的藝術品物歸原主,不是還給掠奪的納粹黨人,而是希特勒統治下無辜的猶太受害者。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文/麥田出版編輯   所謂死人財可不是指梵谷、莫內等藝術大師,雖然作古的藝術家確實比較好賣錢,但這裡的死人是指藝術品的收藏家。本書作者的恩師,曾任蘇富比董事長的彼得.威爾森(Peter Cecil Wilson),他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閱讀報紙訃告版,尋找知名收藏家、潛在收藏家、或是知名人士的名字,以搶得第一個與遺孀、鰥夫或是遺囑執行人聯繫的機會。巴黎頂尖拍賣師摩里斯.杭斯(Maurice Rheims)也是如此,每天早上讀訃聞版,甚至成為巴黎花卉市場的主力消費者,因為他從來沒有錯過任何一個重要收藏家的葬禮。   乍聽之下顯得有些不通人情,但藝術品拍賣界實在太競爭,畢竟擁有奇貨可居的收藏家太少;而這還只是賣家的部分。尋找出得起天價的買家、而且還要讓他們掏出錢來,更是考驗拍賣師的功力(有錢人沒你想得那麼大方)。   在《蘇富比超級拍賣師》一書中,作者將神祕的藝術品拍賣會搬到眾人眼前,有時像蒙地卡羅賭場、有時像維多利亞時尚秀;從古典畫作、前衛雕塑,到「陪李奧納多走紅毯」,無所不包、無所不賣。而且不僅是西裝筆挺站在拍賣臺上,作者還曾深入鐵幕進行會被共產黨抓去關的地下藝術拍賣會,以及單槍匹馬逼蘇聯公共博物館吐出納粹搶奪的猶太家族收藏品。   這是一個美好與齷齪並存的世界;古老貴族與新暴發戶競價的世界;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較勁的世界;也是平凡小市民不得其門而入的世界。蓬門今始為君開,一起來一窺究竟吧。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影音

作者資料

西蒙.德.普里(Simon de Pury)

曾任蘇富比拍賣行歐洲區主席。菲利普斯(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拍賣行聯合創始人兼前老闆。 美國Bravo藝術家實境選秀節目《藝術新秀生死鬥》(Work of Art)共同主持人,曾為多家雜誌撰稿,包括《每日野獸新聞週刊》(The Daily Beast)。 現以倫敦為基地,為全球知名收藏家提供藝術品中介及顧問服務。

威廉.斯德蒂姆(William Stadiem)

暢銷作家,著有《我與法蘭克辛納屈在一起的日子》(Mr. S)、《名流客》(Jet Set)、《金錢叢林》(Moneywood)。現為《浮華世界》(Vanity Fair)定期撰稿人。

基本資料

作者:西蒙.德.普里(Simon de Pury)威廉.斯德蒂姆(William Stadiem) 譯者:張穎綺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不分類 出版日期:2017-02-02 ISBN:9789863444251 城邦書號:RV1110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32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