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工作哲學
結果,立刻去做的人得到一切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結果,立刻去做的人得到一切

  • 作者:藤由達藏
  • 出版社:方智
  • 出版日期:2016-12-01
  • 定價:260元

內容簡介

★日本銷售突破300,000冊! ★日本亞馬遜【商業類】暢銷書NO.1! ★讀者★★★★★五顆星好評! 不行動的人,什麼也得不到,甚至將一無所有。 只要10秒,改變「視角」、轉換「心情」, 就能讓自己充滿行動力,獲得超乎實力的結果。 最後,也會得到一切! 「只有採取行動的人,才能改變人生。」 本書能讓你在工作、金錢、人際關係和夢想上,擺脫停滯與卡關,成為立刻付諸行動的人。 只需透過簡單的訣竅和心智使用法,就能讓你的行動力巨變! 立刻採取行動的方法——那就是改變「心情」與「視角」! 只要「心情」一低落,人就會失去行動能力。當我們無法採取行動,或思考停止時,透過改變「視角」、轉換「心情」,就能輕易提高行動力。改變「視角」,也能讓我們的行動力、執行力,以及實現夢想的速度,產生驚人的提升。 如何透過多「視角」找出解決之道?如何轉換「心情」立刻行動?答案就在這書裡。 本書適合有以下情況的人: ▶老是左思右想,結果錯失機會。 ▶明知道必須付諸行動,卻遲遲無法起而行。 ▶因為嫌麻煩,而在不知不覺中將事情延宕。 ▶不拖到最後一秒,就提不起勁來。 ▶說是很會說,但就是無法行動。

目錄

〈前言〉 採取行動的人,才能改變人生 第1章 十種習慣讓人無法立刻行動 【了解】 第2章 十秒內行動的人這樣的思考 【學習】 第3章 十秒心智轉變法,讓你成為立刻行動的人 【改變自己】 第4章 做出成果!影響他人的十秒轉變法 【改變周遭】 第5章 十秒鐘接近人生目標的思考與行動秘訣 【改變人生】

序跋

【前言】 採取行動的人,才能改變人生
  為何我這麼沒有行動力?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惑?   但這個煩惱將在今天結束。   而且,只要十秒。   只需要靠一點點絕竅,   加上心智的使用方法,   就能改變你的行動力。   只要學會十秒鐘的心智轉變,   你的行動力就能自然而然地提升,   同時也會成為你改變人生的助力。   只要十秒鐘,就能改變你的行動力   人生瞬息萬變。   成功者與不成功者的差異,其實不大。在能力、知識、學歷上,每個人的確各有高低,但這些差異並非左右人生的重大關鍵。   雖說如此,成功的人或受到肯定與信賴的人,與並非如此的人之間,確實還是存在著「某種差異」。   究竟是什麼差異呢?   其實是「能否立刻採取行動」的差異。   機會來臨時,是否能立刻衝上前去,一把抓住。   發現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時,是否能立刻付諸實行。   別人建議的事,是否能立刻嘗試。   這樣的行動力,將會決定一切。   其中,「立刻」二字尤為重要。得到他人的建議時,學習新事物時,找到某件真心想做的事時,能否在十秒內行動,將會大大左右我們的人生。無法立刻行動的人,往往在左思右想、瞻前顧後之中,讓機會白白流失。   改變你行動力的十秒轉變法   所有的人,包括我,都有著怠惰的天性。就像無能的業務員不想接任何新工作或任何麻煩任務一樣,其實人類的天性,就是不喜歡改變現狀去做苦差事。   我學習過各式各樣的教練法與心理學,也有過許多在商場前線打戰的經驗。最後,我發現了一個「人類的行為定律」。   那就是,當我們獲得機會或情報時,能在十秒內行動的人,就會得到一切;而超過十秒都不行動的人,最後就什麼也得不到。   雖說如此,其實不真的在十秒內行動也沒關係。只要先將情報放在腦中,一旦內心產生共鳴時,就在十秒內下定決心,說做就做。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得到非凡的行動力。   為什麼單單在十秒內行動,就會造成這麼大的差別呢?   這是因為行為上的「慣性定律」。   剛開始行動時,需要提起力氣去做,一旦開始行動後,就能輕鬆地持續下去。   只要把它想成是腳踏車或汽車的運動,就很容易理解了。腳踏車起步或汽車開動時,需要耗費一定程度的能量。但進入前進的狀態後,就無須耗費太多力量,也能順暢地前行。從零到一,是需要耗費能量的,但從十到二十,從二十到一百,其實無須花費太多能量。   最初十秒,既是最關鍵之處,也是最大的難關。   所以,首先就是要突破這個關卡。   本書將會向各位介紹「幫助我們瞬間採取行動的方法」。   書中介紹的方法論,雖然十分簡單,卻能產生強大的結果。而這個方法論,完全建立於下面這個方法上。   改變「心情」與「視角」。   所謂視角,是指看一件事的「觀點與立場」。光是做到這一點,就能讓你的行動力、執行力,以及實現夢想的速度,產生驚人的提升。   為何九成的人無法立刻行動?   人生其實很簡單。   只要反覆做出正確的思考和正確的行動,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偏,或是失足落入深淵,又或變得頹糜而無法自我改變的人,問題往往就是出在思考或行動上。   這種人會以錯誤的思考,採取錯誤的行動。   錯誤的思考或許還比較好補救。   最麻煩的是錯誤的行動。   正如鋼鐵大王卡內基所言,機會總是平等地造訪每一個人。重要的是,在那個當下,我們是否能抓住機會,在十秒內付諸行動。   「採取行動就能成功。只要抓住這個機會就能成功,但若是讓機會溜走,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再遇到。也有可能再也遇不到了。」   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不肯採取行動,任由這重要的時刻,平白無故地從眼前溜走。   我們不只在面對機會這種被動接受的事物時如此,就連主動想改變自己時,也一樣。   舉例來說,當我們想要改變自己時,會開始讀書,參加課程講座,學習新的知識、技術、生活之道,但到了隔天就把讀到的、學到的忘得一乾二淨,又回到原本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   為什麼自己會變成毫無行動力的人呢?   如何才能使自己變成能採取行動的人呢?   解開這個謎題的關鍵,就是這本書所要介紹的方法論。   為何明明有動機,還是無法採取行動?   採取行動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心情」。   儘管如此,絕大部分的人卻都不了解心情的重要性。   當我說「先決條件是心情」時,有人會問我:「心情是指原動力(motivation)嗎?」   心情和動機當然是不一樣的。   原動力的意思是,對於動機和結果的企圖心。   以運動員來說,「摘下冠軍」「贏得比賽」的動機,就是他們的原動力。以商務人士來說,「想在今年做出好成績」「想加薪」,以經營者來說,「想提高銷售量」「想上市上櫃」,就是他們的原動力。   原動力愈高,也許愈有可能為達成目標,自然而然地付諸行動。   但有時,即使原動力高,還是有可能無法採取行動。   有時,我們心裡明明想著「想在工作上做出好成績」「這項工作很有意義」,卻老是為了一點小事就失去幹勁,或突然覺得做起來好麻煩。   現實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有些人,明明正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卻失去了前進的原動力。   人的行動力並非受到原動力的支配。   其實,行動力取決於「心情」。不管「價值觀」或「未來願景」再怎麼明確,只要「心情」一低落,人就會失去行動能力。就算原動力高,只要心情沒跟上來,人就會失去所有幹勁。   相反地,只要保持好心情,我們就會有採取行動的欲望,而能夠採取行動。就算面對再艱困的阻礙,我們也能積極挑戰,勇敢面對。   若想提高行動力,就不能只是擁有原動力,還必須能控制「心情」。   無法改變視角的人,行動力容易凍結   另外一項重點是「視角的轉換」。   當我們無法採取行動,或思考停止時,透過改變「視角」,就能輕易地提高行動力。   「視角」是指看一件事情的「觀點和立場」。   針對這個部分後續還會詳細說明,不過,當工作上行動停滯不前時,多半是因為我們對對方會有什麼反應,做出太多假設,才變得無法採取行動。   舉例來說,明明知道該向主管報告或通知,卻無法執行的人,是因為預先想像主管會有什麼反應,結果因為害怕被責罵,而變得無法採取行動。可是,請好好想一想,自己真正的想法,應該不是擔心主管的反應,而只是想要自我保護吧?   站在主管的角度,應該會覺得,部屬若有擔憂或問題時,只要來找自己商量,自己就能幫忙解決,所以隨時都歡迎部屬。但當我們一心只能想到自己時,就會無法理解主管的期待。   現在,請試著想像十秒鐘。   「如果你站在主管的立場,你會如何看待身為部屬的自己。」   請試著回想起主管的表情、姿勢、態度、口頭禪等等,讓自己化身成對方來想像。   *   各位想像的結果如何?   這就是「視角的轉換」。相信你已經體會到,主管希望你立刻向他報告的心情了吧。如果將這樣的覺察用在行動上,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看來還是立刻報告比較好。」   「至少先通知主管一聲好了。」   你應該會開始產生這種想法,同時焦慮也會因而減輕吧?   無法採取行動的其中一項原因,在於人際關係。比方說,會在人際關係上產生對立、衝突或問題時,我們人就會思考停止,變得動彈不得。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形,其實是因為我們只從自己的視角看事情,而沒有從對方的視角,來思考事件相關者的意向。假設一件事有四名事件相關者,那就會有四種不同視角。   積極改變你的視角。   這麼做的話,你就能夠知道自己該如何行動,以及周遭的人希望自己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跳脫自己的視角,從別人的視角來看事情。   接著,從俯瞰整體狀況的視角來看事情。   這本書要介紹的就是,像這樣一邊體會多種視角的感受,一邊找出解決之道的方法。   這本書不是一本教導細部技巧或實務訣竅的書。   這本書是要透過教練學理論和心理學,讓我們看清行動的本質,並隨心所欲地掌控自己的行動。   「只有採取行動的人,才能改變人生。」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   如果你總是無法採取行動,總是將預定計畫延後,總是趕不上截止日期的話,請你一定要讀完這本書。   關鍵字是十秒鐘。   書中介紹的,都是能簡單達成的方法。   這本書若能成為你改變人生的助力,將是我至高無上的喜悅。

內文試閱

第2章 十秒內行動的人這樣思考【學習】
  十秒內行動的人,知道「一旦開始行動,接下來就很輕鬆」   有行動力的人都知道「一旦開始行動,接下來就很輕鬆」。   這是因為一直以來經驗告訴他們:「一旦開始行動後,接下來就會水到渠成。」   所謂的行動力,就像在「製造雪人」一般。   當我們要製造雪人時,一開始會先在手裡捏出一個像飯糰一樣小的雪球,然後把雪球放在雪地上滾,讓愈來愈多雪沾在雪球上。然後,不要一會兒工夫,就會變成一顆合抱大小的雪球了。   行動力也是如此。要製造一顆大型的雪球,乍看之下或許很困難,但一開始只要製造出一顆小小的雪球就可以了。即使是小小的雪球,可以透過在雪地上滾動,而愈滾愈大。   現在的你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中文。無論是聽、說,都不費吹灰之力,連艱深的小說和網路上的新聞,你都能毫無障礙地閱讀。   但回顧一下小學時代,當時你所知道的詞彙有多少?   你認識多少國字?   如果不曾開始學習,也不可能會有今天的你。   你是從一無所知的狀態開始,透過一點一滴的學習,才造就出現在的你。   「只要採取行動,接下來就會水到渠成」的意思是,只要透過採取行動,就能使自己和自己所處的環境,得到改變與成長。   原本看起來十分困難的事,也會因為採取了行動,而使其困難度慢慢降低。   如果不採取行動的話,不但自己不會改變,還有可能因為環境逐漸改變,而使困難度變得愈來愈高。這時候,事情可能就會變得愈來愈複雜難解。   與其等到那個時候,不如現在就跨出一步,採取行動,讓自己與環境一同改變,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   十秒內行動的人,會先在腦中畫出「行動藍圖」再付諸行動   有些人反應靈敏,做事乾淨俐落,因而能做出加倍的成果。   他們的特點就是,雖然行動量大,看起來卻沒有拚命三郎似的賣命感。即使是過去不曾接觸的工作,他們也能先掌握要點,再採取行動。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能幹的人,總是會在腦中畫出「行動藍圖」。   這種「行動藍圖」,有些人會一面整理一面畫成圖案或地圖,有些人是純粹在腦中想像,還有些人會寫下來或分項條列。每個人的形式雖然各有不同,但他們在工作時,一定都會帶著一個稱得上「行動藍圖」的東西。   「行動藍圖」中,一定會包含「目前所在地」「行程」「目的地」三個要件。   「行動藍圖」的空白部分,有時也會寫著朝其他方向前進的相關資訊。當一開始要走的道路不通時,他們就會研究還有哪條路能走。   再者,他們的「行動藍圖」也會考慮到抵達目的地後的未來,因此目的地之後的範圍,也會規畫在藍圖之中。   大家常說「重要的是定出目標」,但光是定出目標,我們還是不知道要如何前進。所以標示出如何通往目標的道路的「行動藍圖」,才最重要。   以我在教練會談(Coaching Session)(譯註:教練與案主的面對面會談,藉此引導案主達成目標、實現自我)中實際接觸過的案子為例。   當時,創作歌手諏訪淳子女士的目標是「成功舉辦一場千人演唱會」和「向世人傳播充滿愛的歌曲」。雖然她持續付諸行動,但卻一直提不起勁來,這點令她十分困擾。   聽完她的敘述,我發現她只著手於眼前的具體行動,而未設定接下來的進程,所以才會一直提不起勁。因為她看不到自己通往目標的過程。   於是,我們開始進行會談,確實設定接下來半年的「行動藍圖」。   將長方形會議室正中央的直線,定為時間軸,中心點定為現在。前方的底端定為未來。後方的底端定為「過去」。   我先請她一邊從直線上的過去走到「現在」,一邊回顧、回味過去半年所發生的事,然後再問她:   「這半年的感覺如何?」   「過去半年裡我做了許多事。遇到了許多聽我歌曲的人,也拓展出事業上新的合作夥伴。」   接著,請她一邊為今後描繪出「興奮雀躍的未來願景」,一邊從「現在」走向「未來」,並走到自己認為剛好是半年後的地方停下來。然後,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或者,妳希望什麼事發生?請告訴我你腦海中浮現了什麼。」   「半年後,我站在超過三百人以上的聽眾面前唱歌。」   「成功辦到這件事時,妳的心情如何?」   「很有成就感!」   她眼神閃閃發亮地對我這麼說。然後,我們寫出抵達這個目標的一切大小過程,並排出預定行程表。最後製作出一個縱觀整體的「行動藍圖」,裡面包含了目標、過程以及其他的可能性。她也因此而找回動力,開始為眼前的事而努力。   會談結束半年後,她在緬甸的最大城市仰光,面對著五萬名聽眾站上舞台,唱出了自己所作的歌曲和緬甸語的傳統歌謠。聽眾豈止是三百人而已。她真的讓「興奮雀躍的未來願景」實現了。   有了通往目標的「行動藍圖」,絕對能讓我們加速抵達目的地。甚至有可能抵達一個超乎預期的未來。   (可視化決定行動力圖)   十秒內行動的人,懂得動腦,但不自尋煩惱   能在十秒內採取行動的人,會動腦,但不自尋煩惱。相反地,無法採取行動的人,往往有「動不動就煩惱」的傾向。   「我在煩惱該不該繼續做這份工作。」   在平凡無奇的日常會話中,經常用到「煩惱」一詞的人,要特別小心。   巴斯卡(Blaise Pascal)曾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重點在於是「會動腦」,而不是「會煩惱」。   「動腦」和「煩惱」這兩個詞,看起來相似,但意思大相逕庭。   「動腦」是指,為了以邏輯性的思考方式解決某件事,而使用頭腦。另一方面,「煩惱」是指,「進行一場不會產生行動的思考」。雖說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思考,但卻遲遲不做出結論,也無法產生行動。自己卻誤以為這樣的行為就是在「動腦」。   愛煩惱的人,只要做出以下行為,就能立刻陷入煩惱。   1. 沉浸在負面的情緒中。   2. 思考在原地打轉,做不出結論。   3. 找出所有辦不到的理由。   4. 雖然會向他人請益,但得到建議後,卻不運用。   5. 即使做出結論也不採取行動。   只要做出這些行為,就能徹底陷入「煩惱」。   反之,只要進行以下五種行為,就能跳脫「煩惱」。   1. 沉浸在正面的情緒中。   2. 無論好壞,先找出結論。   3. 徹底思考「如何才能辦到」。   4. 得到他人的建議後,做出自己的選擇取捨。   5. 一旦做出結論,就採取行動。   按照這五步驟執行的過程,就是「思考」。   如果經過思考,做出了結論的話,接著就只須採取行動而已,但愛煩惱的人會延遲行動,反覆詢問他人意見。   這樣的人其實非常愛煩惱。他們會找盡各種人來詢問,得到建議後,就再把這個建議跟另一個人說,問對方:「那個人要我這樣做,你覺得呢?」於是,永無止盡地不停詢問。如果是喜歡找占卜師解惑的人,就會光顧許多不同的占卜師,或反覆抽好幾次籤。   如果你也陷在這樣的迴圈中,請試著以客觀的角度,反觀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此一來,你應該會對自己有所覺察。   這時候,倘若你想改變那個不停找人詢問的自己,就請確實實踐前述的「思考的五步驟」。   十秒內行動的人,還有哪些特點?   如何讓自己也成為能立刻行動的人?   如何讓身邊的人也能充滿行動力?   書裡提供了非常簡單實用且獨到的方法。

作者資料

藤由達藏

Seminar room gonmatus 負責人 夢想實現聲援家(心理教練) 以「人有無限潛在可能」為座右銘,提供各行各業人士,面對面的教練學(Coaching)指導、提高原動力的培訓課程,以及創造力和能力開發的工作坊,服務對象廣泛,包括作家、創作歌手,經營者、創業家、商務人士、學生、親子等等。 1991年早稻田大學畢業後,進入文具與辦公室家具的製造商PLUS任職。將教練學導入工會活動中,擔任工會成員的研討會講師。多次應東京都立高中家長會、業界團體之邀,進行演講。 2013年9月,以教練身分自立門戶。以平本Akio為代表董事的Team Flow公司的教練學為核心,統合各種心理技巧、武術、冥想法、工會活動、藝文美術音樂創作等經驗,建立起一套重視「心情與視角之轉換」的獨創方法論。其幽默而富有熱情的講述方式,簡單易懂且充滿親和力。 為提升緬甸與日本之間的友好與發展,正準備在緬甸設立教練學校。 Web Page:gonmatus.ocnk.net/ Email:gonmatus@gmail.com

基本資料

作者:藤由達藏 譯者:李璦祺 出版社:方智 書系:生涯智庫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9861754451 城邦書號:A380145 規格:平裝 / 單色 / 19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