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
城邦讀書花園-2020疫情解封!「不吐不快」大調查報告

疫情解封!五成民眾最想出國旅遊,四成開心不必戴口罩

防疫措施鬆綁在即,大家最想做什麼?城邦讀書花園網站今(6/5)公布疫情解封「不吐不快」網路大調查,五成民眾最想立刻出國旅遊,或是到處趴趴走(40%),而不戴口罩出門也讓民眾非常開心。另調查也發現,疫情確實改變許多民眾原定的計畫,其中近七成是關於出國旅遊,其次是看表演展覽、運動健身。

疫情解封後,民眾開心能走出戶外,將出現「報復性旅遊潮」

新冠肺炎猖獗,民眾被疫情悶了四個多月。調查顯示,疫情解封後,一旦開放邊境管制,大家最想出國旅遊。而戶外活動限制解除,民眾也想出門到處走走,從事戶外活動,走進電影院、看展覽表演,甚至是開心逛夜市、吃美食。另有四成民眾表示,不用戴口罩出門,也是疫情解封後最想做的事。

疫情解封後,民眾最想做的事

疫情影響,近七成民眾旅遊計畫被改變

許多計畫,受疫情影響被迫改變。受訪對象中有近七成原定的出國行程被迫中止,近五成的人無法外出欣賞藝文活動,近三成的民眾不敢上健身房運動、美食打卡、投資理財也無奈暫停。

什麼計畫因疫情改變

防疫口罩影響生活大,半數人怕被感染

疫情期間,口罩需求所引發的各種現象,也讓民眾十分有感。調查指出,六成民眾認為「生活隨時要準備口罩」是最大的影響,而即使實施口罩「實名制」政策,還是有三成多的人擔心買不到口罩。另半數的民眾擔心自己被感染,所以四成的人盡量減少出門的時間,或者聽到有人咳嗽就會遠離。至於一度瘋搶物資的現象,僅有14%的民眾表示有為疫情囤積物資。

防疫期間對民眾最大的影響

居家防疫,六成民眾在家追劇,其次是閱讀書籍雜誌、放空休息

為配合防疫,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變長,形成有趣的「宅生活」。近六成受訪者看影片、追劇打發時間,其次則是閱讀書籍雜誌(45%),或是休息放空(44%)。打電動反而不是大家最常做的事(18%)。

防疫期間在家時間變長,民眾最常做的事

城邦媒體集團業務總經理林福益表示,疫情讓大家不敢出門,在家除了追劇外,也讓許多平常沒時間看書的讀者可以利用這段期間,好好在家將待讀書單消化一下。此外,他也發現,男女生在家打發時間的興趣方式,有所差異。

男女大不同,女生愛追劇、男生愛看書

調查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女生在家追劇的比例(67%)高於男生(60%);而男性在家閱讀(51%)也高於女性(47%)。性別的差異,同時反應在打電玩、在家烹飪的行為上。居家防疫,23%的男性選擇打電玩,而女性僅有15%;20%的女性在家烹飪烘焙,但男性僅7%。此外,已婚者中有28%利用在家時間變長打掃環境,較高於未婚者的22%。

男性防疫期間在家最常做的事

女性防疫期間在家最常做的事

已婚者防疫期間在家最常做的事

未婚者防疫期間在家最常做的事

「順時中」成為民眾最有感的新名詞

防疫期間也出現許多流行用語,六成五民眾認為「順時中」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名詞。林福益表示,這顯示衛福部長陳時中帶領的防疫團隊表現受到民眾高度肯定,而媒體的報導聲量密集,也讓民眾印象深刻。至於民眾如何看待這次的防疫表現?將近六成的民眾認為「政府防疫做得好」、「全民配合防疫」是最棒的事;而二成六的人覺得「佛系防疫」一詞,意外成為今年耳熟能詳的流行語。

防疫期間覺得最有趣或最有感的新名詞

疫情中覺得最棒的事

政府宣導有功,民眾也配合落實

政府加強宣導防疫觀念,民眾落實自我防疫,也建立許多行為、習慣。其中又以出門戴口罩(77%),勤洗手、手部消毒(64%)和保持社交距離(41%)最顯著。但由於有近四成的民眾開心未來出門不必再戴口罩,因此疫情解封之後,是否能繼續保持防護行為與個人清潔衛生習慣,有待觀察。

民眾受疫情影響而建立的新習慣或行為

最好的計畫,就是永遠有個Plan B

城邦讀書花園網站表示,經此網路調查發現,近四成的受訪者有事前做計畫的習慣,會依照計畫安排生活;而五成的人則是屬於「隨遇而安」型,對於發生狀況變化,能夠隨時調整接受安排。這次疫情對個人與社會帶來的影響甚巨,從政府的應變計畫到民眾的生活調整,都呼應了今年城邦「愛閱節」的企劃主題:「最好的計畫,就是永遠有個Plan B」,希望透過為讀者選擇一本好書做為備案「Plan B」,當計畫被打亂時,一樣從容面對,隨時可以找到轉換的方法與心情。

調查單位:城邦讀書花園
調查時間:2020/6/1-2020/6/5
調查方式:網路問卷
問卷題型:皆為複選題
回收成功樣本數:1,181人